張渲國 作品

第113章 白眉大俠續 一百一十七回 堵堤口徐良勇跳河 撈鐵牛懷丙用奇謀

    三姑過來飄飄萬福:“奶奶,我叫陶三姑,是書安的未婚妻,從海外來的,不遠萬里前來尋找書安。婚事還請奶奶做主!”

    老太太聞聽:“這姑娘還挺痴情,不遠萬里從海外過來,這隔壁村的王寡婦昨天才託人問我,這也別想嘍,人家媳婦這麼漂亮。”

    老太太心裡想,嘴不能這麼說呀,看三姑給自己見禮:“免禮免禮。”這得給個見面禮呀,老太太一伸手,把胳膊上的金手鐲摘下來了:“三姑,奶奶也沒別的好東西給你,這個鐲子是我隨身佩戴之物,就連英雲哪,我都沒捨得給,今天贈送給你。”這鐲子是徐良出世之後,第一次回家,給母親買的,老太太一直帶著,今天給了陶三姑。

    三姑歡天喜地的接過來:“謝過奶奶!”欻,戴自己手腕子了。

    中午大家圍坐一團,家庭歡樂不必細說。過了兩天,徐良把龍天彪叫到面前,幹嘛?檢查他的武藝,這半年有沒有懈怠。龍天彪就在院子裡,先練了一趟梅花拳,又練了一趟八卦萬勝金刀,練完了,徐良不住點頭:“不錯,天彪這孩子真是可塑之才,一般的劍客都不是他的對手,小俠這個綽號應該改成大俠。美中不足的是沒有一把好兵刃,他用的這口刀,是普通的刀,鋼口雖然也鋒利,但是比寶傢伙差了不少,還是徐良親手給打造的呢。聽過前套三俠五義的朋友都知道,徐良是把好鐵匠,十二歲就會打鐵,到現在他們家的鐵匠爐開了好幾個分號,夥計數十人,在整個山西都有名氣,不少人慕名而來,請徐氏鐵匠給打造兵刃。

    徐良心裡琢磨,得給天彪踅摸一件寶兵刃。

    天彪剛練完武,門口呼啦進來一大幫小夥子,徐良認識,都是本村,還有附近村的小夥子,按現在新名詞,發小,光屁股長大的,

    他們是前來拜師的,來過不止一次了,徐良沒同意,這次又來了,老房說:“幹老兒,你就收下吧,不然他們仗著會兩下五把超,沒人管束也是惹是生非。”徐良心裡琢磨,也是,好漢護三村,好狗護三林,自己也應該為家鄉做點事,點頭答應。

    這小夥子們高興壞了,這消息傳出去,白眉大俠徐良收徒弟,別說十里八村的,就是外縣的,都有不少小夥子來拜師。沒半個月來了好幾百人,徐良看人太多,也不好管理,

    老房有主意了:“幹老,這都交給我,孩兒有經驗。”老房按照根基的深淺,給他們分了基礎班,優秀班,高級班三個班,徐良看,這書安,大腦袋真沒白長,有道道。

    督促他們每天練習武功,家鄉的父老鄉親們,看自己的孩子有徐良約束,心裡都很痛快。

    如此過了一個多月,突然有一天早晨,有人大喊:“不好啦,發大水拉!鄉親們快跑!”就聽河水的轟隆聲,大地都在顫抖。

    怎麼回事,黃河發了大水,衝到了徐良他們這兒。

    黃河發大水甚至改道,歷史上就是老大難問題,歷代王朝都想辦法解決黃河問題,但是收效甚微。

    宋仁宗時期,也不例外,宰相文彥博向宋仁宗提出來,東京汴梁離黃河太近,萬一發大水,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他建議對黃河分流治理,分流的河道在哪呢?就在山西六塔河,這樣一來黃河在最終的入海口處流量就可以恢復正常,也就避免了洪水氾濫的可能。

    但文彥博分流河道的想法是好的,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六塔河的寬度只有黃河的五分之一,以黃河的流速和衝擊力,六塔河這等小河流是不足夠承受的。

    這不,宋仁宗慶曆八年,黃河又發了大水,衝了大半個河北,山西也跟著遭殃,大水就衝到了祁縣,徐良看咱們不能跑,帶領徒弟們三百多人,就奔了大堤。大堤已經被衝開了一個口子,縣太爺正在指揮官兵堵住大提,但是水太急,根本堵不住,多少沙袋扔下去就衝跑了,水越來越急,再不堵住,千里良田都得被淹,上萬房屋都得被沖塌,老西兒徐良看這濤濤的大水,說實在點他直眼暈,但是今天豁出去了,他喊了一聲:“為了咱們的父老鄉親,今天咱們以身作堤,給後面的鄉親們修堤爭取時間,跳啊!”

    飛身跳入河中,其實老西兒水性一般,平靜的河裡,扎個猛子還行,這還是老房硬拽著徐良學的,面對這濤濤的河水,真眼暈,今天也是沒辦法,為了保護良田房舍,只能跳河用身體堵住,給搶修大堤的爭取點時間,徐良那些弟子們,二話不說,下餃子一樣紛紛跳入河中!眾人手拉手,肩並肩,築起一道人堤,冰冷的河水,誰也不喊冷,大家就堅持,河堤的壓力減小,百姓們也不跑了,大家齊心合力,終於堵住了大堤。

    洪水控制住,保護了千里良田,保住了家園,人們都稱讚:“不愧是白眉大俠!”徐良的名聲更響亮了。

    這次大水,山西河中府的浮橋也被沖垮,岸上的八頭大鐵牛被衝到了下游,一隻鐵牛上萬斤,人們都束手無策,就找到了白眉大俠,徐良帶領房書安等人趕到河中府問清楚了情況,徐良也無能為力。

    這時,人群中出來一個和尚:“阿彌陀佛,我來試試看!”這個和尚五十多歲,面容清瘦,後背揹著一個兜子。

    “大師,您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