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寫作機器人 作品

第三十一章 交環

    李明都平靜地答道:

    “我說過,我不參加。”

    “不礙事,不礙事。”

    合成的聲音在不失禮貌地微笑。

    說完,他轉過頭去,在虛擬世界裡,對其他的人說:

    “可以開始了。”

    這次的實驗非常簡單,仍然以摸清結構和運作原理為基礎目的,並不涉及更復雜的作業。

    一半的參與者們在模擬的世界裡各自面對著一個假想的集體。

    另一半的參與者則迴歸現實,輔助機器進行作業。

    在實驗開始的瞬間,地上的李明都感到了癢,好像是螞蟻正在血管裡爬行。然後是熱,熱的感覺則不知何處,全身上下到處都有。

    他按捺住了自己本能的反抗衝動,等待醫生的回覆。

    醫生不直接參與實驗,他分神向李明都解釋道:

    “癢的感覺可能依舊來自於納米機器的侵入。而熱的感覺則可能來自於幾種穿透性光線的照射。”

    興許是李明都配合的緣故,實驗進行得非常順利。

    在一小時內,他們再次確定模塊與模塊之間並不存在固體的信息交換方式,而是以電磁波為基礎手段進行無線連接的。

    醫生向李明都口述了這一現象。李明都則出神了,他想起他在生死朦朧之際曾聽到12號他們的話語。那時,那幾個人說新身體的模塊是按獨立協議組裝的。

    那時正是午後,紅豔豔的陽光照在李明都的臉上。他眯了眯眼睛,看著窗外平坦的田野。而田野的旁邊是一片片蒙著清爽的秋色的樹林。

    醫生的聲音重新響在他的耳邊:

    “李先生,你既然知道這點,知道這些模塊是以無線的方式連接的,你有沒有試過主動地旋開這些模塊。”

    “主動地旋開……?”

    在過去,這是一件過於冒險的事情,不過現在處境安全,並不懼怕這點危險。

    昨夜沒有睡好,李明都一邊想,一邊打了個哈欠,接著,怕熱地把椅子往陰暗處移了移。不定型已經吃完了一整個西瓜,但西瓜水份多,是不足飽的,便在他的分神控制下躍進盆裡,像球拍一樣把幾個葡萄從枝上摘下,然後往著天空拍起。

    他的人體則直起身子,右手捏住了下巴。他認真地說道:

    “這應該是可行的,但你們得記下每一個模塊所在的位置,和解離的順序。”

    醫生講:

    “我們是全程全角度錄製的,保證一清二楚。”

    “那我開始嘗試。”

    晶瑩的葡萄一個個飛起,又一個個從空中落進不定型的體內。在落進第七個的時候,太空站上的人們聽到了一聲微響。

    類似保護蓋的非功能件飄入太空,而被叫做模塊的功能件則緊追其後,在失重的空間中慢悠悠地搖晃。

    每一個模塊的情報都被同步到了模擬環境中。

    模擬環境中,周姓研究員撿起一個模塊,不禁說道:

    “事情變得簡單了,不需動用比較複雜的手段了。”

    機體的結構在自主解離以後,不再複雜,也不再有所阻隔。

    參與者們立刻就找到了心,也找到了心上的頭腦體。兩者位處於骨架的中央,像是躺在搖籃裡的嬰兒。接著,他們也找到了在心和頭腦體結合處的“黑匣子”——李明都口中的運行信息記錄系統。

    “組長還是擔心過了頭。”

    羅也從原先的緊張變得放鬆,他說:

    “雖然是一千年後的東西,但看上去技術含量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高,這幾個模塊都已經在不破壞的情況下分析完畢了,一個是負責觸覺的,一個負責眼睛的,還有這個,這個,都很簡單。”

    醫生捧起模擬環境裡的鐵蘿蔔,掂量了下,也笑著講道:

    “確實,沒什麼可擔心的。它的內容應該會和那幾個老項目一樣很輕鬆地被我們所消化。”

    只是說完後,他才發現整個模擬環境一片靜默,所有其他模擬人形全部靜止不動,這說明信息交互已經中斷,數據沒有傳到他這裡來,他的數據也傳不出去。換而言之,不論是正在通訊中的李明都還是外面現實世界的人都不可能知道如今的模擬環境中的他們的人格的性格。

    醫生頓了一下,慌亂地向外大叫起來:

    “怎麼回事?現實是怎麼回事!”

    數分鐘可怕的沉默過後,現實世界通過有線連接成功發訊,傳到了他的腦海裡。一個研究員,一個負責在現實世界調試工具的參與者驚慌失措地大叫道:

    “是逆向脈衝!那個‘黑匣子’反過來解譯了我們的系統,向你們發射了一道脈衝,你們現在是什麼情況?快告訴我們,可能要做強制人格切除手術!”

    綜合人格是可以切除拋棄的,代人的人體仍然正常保存在人類社會的各個地方。

    但醫生還來不及回應,周遭的數據流已經發生變化。

    原本模擬環境的牆壁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向外角度往外翻起,變得模糊不清,直至於變得一片光怪陸離、遷流變化的土黃色的發光體。在發光體的表面,無數的雲帶正迎著模擬環境的光源,也就是太陽緩緩流動,形成了細密的幾不可見的紋理。

    而室內的一切,不論是機體,還是實驗器具,或者其他靜止不動的人形,全部被撕裂,化作光流,向著發光體四十五角度的上方緩緩流去,直到形成一個閉環,一連串發光體外明暗相間的光環。

    久居后土太空城的醫生立刻認出了這東西是什麼:

    “這是……土星、還有土星環。你……是想對我們說些什麼嗎?”

    這時的他反而鎮定下來,他漂浮在太空中,凝視著眼前模擬的土星。

    而演變仍然沒有停止,比一千個地球更加龐大的土星環開始從內側崩潰消失,那數不清的碎石向著土星開始傾落。只一會兒,從c環到卡西尼縫中的所有物質全部傾塌毀滅,在土星的表面砸出了數不盡數的坑坑窪窪。每一個坑洞所釋放出來的能量都要比地球上所引爆過的任何一顆核彈都更為龐大。

    最後土星環只剩下了a環,還有在a環外一層天文望遠中看不到的若有若無的f環。在a環與f環的中間,一顆小小的衛星正在緩慢地運轉,它的質量帶動了f環的碎礫們,直在黑暗的太空中形成一個彎曲的結的模樣。

    就在這時,前額葉上忽然一陣顫慄,醫生,還有其他所有正處於模擬環境中的代人都情不自禁地念出一句他們也不知從哪裡來的話語來:

    “環在普羅米修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