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寫作機器人 作品

第三十二章 報告書

    與此同時,更為關鍵的一則信息則是,原本埋粘在在這人衣服、頭髮、身體上的多個微縮發信器傳來了異常的情報。

    代替了身體監控參數,而變成了大量無序的數碼,像是在敘說一門未知的程序。

    “小周,解密局是怎麼想的?”

    她問到她熟悉的監測員。這監測員姓周。

    小周說:

    “解密局做了半天工作後,將其交給了程序院。”

    “程序院……這不是負責升級和維護唐虞系統的嗎?”

    唐虞系統是虞國在近五年來主要使用的一種計算機操作系統,在整個地星的國際大約佔據百分之二十的市場。

    “對的,原則上和我們沒更多交集……”小周說,“但謝長官,我現在還真說不清楚……因為這已經是‘秘密’的等級,別說我真不知道,我靠我的猜想亂說的話,也是要吃罰的。”

    時晴眯起了眼睛:

    “這可好,我才調任兩分鐘,就已經不配知道與我的工作相關的內容了嗎?”

    監測員尷尬地笑了笑,開口想要解釋一番。時晴搖了搖頭,說那就別講了。之後,她便退到了一旁,離開了房間。

    同樣的,她也不再能夠接近李明都所在的特別監護病房,只能從別人的口中打聽到李明都的身體出現了新的異變。

    這一地下基地存在於荒漠的底下已經有數十年的時光了。很少有人知道這裡居住著數萬人。而為了匹配這數萬人,也有一個走在國際前列的最好的醫院。

    李明都身上的衣服已經被剝下來在無菌環境下進行微生物分析。

    而醫院的特別監護病房中,最好的一批醫生尚且不知道具體的細節,便在簽訂保密條約後,為這個忽然歸來的人做出診斷。

    還有生命體徵的整個人沒入了一體化的分析機中,戴在頭頂的呼吸機傳出滴滴的聲響。

    “病人體型偏瘦,左手傷勢明顯,尺骨與撓骨應該是已經摺斷了。”

    “嘴唇浮腫。結膜顳側角膜處有三角形灰白色泡沫樣斑塊,前房積膿,牙齦溢血,舌尖有熱損傷痕跡,口腔黏膜潰爛……”

    “皮膚表面有大規模的燒傷,皮下與黏膜下組織大規模熱損傷痕跡。體液沸騰,皮下氣腫,血液中形成了氣泡……空氣栓塞……”

    “腦部缺氧窒息……呼吸系統障礙,黏膜潰爛,肺部幾乎完全破裂……心血管心肌撕裂,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已經受到了損傷。”

    人體的檢驗和治理對於這群白大夫來說是簡單的。但他們挑著針,拉出了不定型黏液狀的肢體時,這群人也只能目目相覷,感到了知識的有窮。

    “我是學治人的,沒學過治史萊姆,也沒學過治流漿。”

    醫生們只能靠著某種生物學基礎的理念進行分析,最後,他們一致鑑定這“不定型”體內存在由無結構的結締組織形成的黏膜。這一黏膜如今已經潰爛了大半,這明顯是某種惡兆。

    從各個角度來看,目標的情況都在死亡的邊緣,可能隨時奔赴黑暗。

    但他還有一口氣在。

    這口氣不曾消亡。

    醫生們就還回天有術。

    凌晨時分,治療組給出了第一份簡易的治療與分析報告。報告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由對目標生前所處的境況的猜測構成,其中包括了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我們認為目標在第一次失蹤時,身體應該處於無意識狀態長達九天。這導致目標的身體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器官衰竭。”

    “第二個部分,我們認為目標在第二次失蹤時,應該處於一種營養匱乏的環境。他的身體長期缺乏足夠的維生素,並且感染了多種……尚是暫時無法區別的微生物,其中包含了一百種以上已經確認不存在相似的先例的細菌和病毒。這些微生物在他的體內被滅殺了大半,存在一部分尚且活著的菌群樣本,也存在一部分沒有被消化的失活細菌樣本,我們的基地屬於軍事基地,沒有做分析的環境。按照指令,飛機已經將樣本送去了虞南微生物研究所,一週內應該可以出初步結果。屆時,我、或者唐虞都會通知各位的。”

    熒幕背後的人們陷入了思慮。

    其中一個人打斷主治醫生的話,講到:

    “應該立刻對目標在現實中走過的所有路徑進行檢驗,一定會找到更多微生物的痕跡。”

    所謂的微生物在自然環境下其實是格外微小又脆弱的,但也具備著誘發危險情況的可能性。

    “嚴部長,不必著急,這一個月,我們一直在檢查,也對局部區域進行消毒,也得到了若干新種類微生物的情報。後續我們會把結果會做比對的。現在,先讓治療組繼續說,大家都等著呢。”

    主治醫生等兩個部長說完後,才繼續彙報道:

    “第三部分比較特殊,在調查後,我們發現他一部分體徵數據與禮炮空間站遇害宇航員的檢查數據相近。經過商討後,我們臨時治療組一致認為目標應該存在一到兩分鐘,在近地宇宙空間中漂浮的狀態。這一狀態中,他處於完全沒有防護的狀態,接著,遭受了太陽的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