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寫作機器人 作品

第十一章 源流

    他因此憂心忡忡。

    但接下來很長的時間,李明都再沒見過百合。等到與梔子朝夕相處漸久,他便把百合拋到腦後,而意識到立在他面前真正嚴肅的現狀乃是——

    他該怎麼面對梔子。

    儘管梔子像個沒事人一樣繼續能把他拎起來一陣小跑,儘管在不定型這一種族中,父母與親族的概念都淡薄到極點,但隨著每一天的過去,他都能看到梔子的身軀逐漸龐大,她的外皮也在緩慢地硬化,彷彿變成了某種為了保護自身的盔甲,同時,梔子包裹其他物質的能力與變化自己身軀的能力都在變弱。

    一個月後,梔子變得無比遲鈍與緩慢。李明都惶恐地跑到天球的內部,向克里希那大師求教為什麼梔子的體內出現了三個龐大的核時,克里希那大師淡淡地反問:

    “你沒見過你的父母或其他任何一點有類似現象的人嗎?”

    李明都發愣,憂慮和恐懼充斥了他的內心:

    “我想不起來,我不知道。”

    大師嘆了口氣,說:

    “這是生息了。你的姊妹進入了生息期。”

    談話的時候,人間正值黃昏。從遠遠的地方,傳來不定型們的呼喊和一種細微的幾乎聽不到的消化東西的聲音。這笨拙的不定型頓時一震。那些讓他無比厭恨的屬於人類的思想在短時間內全部、重新、瘋狂地湧了上來。在人的思想裡,存在著家族、父母、親子、妻子、孩子、愛情、親情、哺育、養育這些在不定型的社會里幾乎不存在或者就算存在也很少會聽見的概念。

    這些概念現在讓他戰慄,他還沒有做好準備。

    “也就是說梔子會生出小寶寶嗎?”

    “是的。”

    他又急切地猜道:

    “是不是因為之前阿美西亞天球在移動的時候?那時,我感到了眩暈,但在昏迷前,我聞到了很多很多的香味……香味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香味……”

    克里希那大師從未見過會因此惶恐的不定型,也很少會聽過小寶寶這類生造的不定型語中不存在的詞語。他以他一貫的學術性口吻回答道:

    “你聞到的香味,在第一中央那裡有個專名,叫做產生素,是我族和其他許多動物在成熟後會分泌的信息素之一,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它的分泌意味著像梔子這樣的牝者已經做好了生息的準備,她們的體內已經出現了原始的胚底。這種胚底存在的時候就會分泌產生素。有一部分會散發出去,有一部分則會被身體重新消化掉。”

    頓了一下,大師繼續解釋道::

    “這算是一次有誤差的嘗試。在阿美西亞啟動前,我們按照研究結果,將天球內部的環境、不論是溫度、溼度、氣壓都設定為對於不定型來說最為適宜的環境,但忘記了這最適宜的環境會誘發我族的‘分裂趨向’。正常來說,分裂趨向不會那麼密集地形成,而是在一個長週期中分批次地出現的。”

    “可是,為什麼是在遷徙快結束時才有?”

    “這簡單呀……”克里希那大師心想這孩子的腦子不靈光了,“因為一開始,我們的身體還在適應環境忽然的好轉,當然沒法立刻做出反應。胚底的醞釀需要時間的推移。”

    慌不擇路的人哆嗦了一下,他繼續問道:

    “分裂趨向是什麼意思?梔子會裂成兩半嗎?我以為應是像……是像地上的動物一樣。”

    大師失笑了:

    “沒那麼恐怖,孩子,這就是普通動物的生息衝動的意思。在很古老的過去,大概是第一中央還沒誕生的時候,先祖不定型們認為我們的生息是直接從自己的身體中裂解出一個與自己完全一致的‘自我’,所以他們稱之為分裂趨向,而把其他動物的稱之為生息衝動。現在我們只是沿用這一詞彙罷了。”

    “那後來呢?”

    他呆呆地問話,好似回到了過去疑惑自己是不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孩子的時候:

    “後來自然證明他們是錯誤的……現在我們知道這是一回事兒,這不是很顯然的嗎?”克里希那大師笑道,“儘管過去確實有一段時間,單靠牝者自身就可以分裂後代。但假如只是分裂的話,那麼所有的我們豈不都該是一樣的?並且數萬年後的我們理應和數萬年前的先祖依舊相似……然而你和你的姐姐是兩樣,我和你也是兩樣的,既不會得到相似的記憶,也不會擁有一模一樣的外形,全部的一切也都是從頭開始。任何複雜到像我們這樣的高等動物,都不可能簡單地依靠分裂還能維持內部的器官結構不會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