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774章 領先一代的差距(4K)

    大部分專家都暗自點頭。

    甚至有人覺得兩者沒法比較。

    國內絕大部分所謂的“海洋牧場”,海面以下的狀態,在感官上看不見,在數據上測不準、不實時,總體上處於“不可知”的狀態,說兩者是一代的差距,都是給在場一些同仁的面子了。

    也有人吐槽道:“投入也是一代的差距啊,嘉穀在海洋牧場研究方面具體投入了多少經費我不知道,但人家開口就要投入三百億做擴張,這投入力度,冠絕全國。”

    一個重點海水魚體系的研究年經費,也不過是千萬級別;對比嘉穀的財大氣粗,簡直讓人酸的不能再酸了。

    眾人都將目光投向與嘉穀合作研究的周院士。

    周院士卻是神色如常,恍若未聞。

    對於海洋牧場建設而言,無論是生產資源的購置,還是技術手段的研發、環境條件的創造,都離不開鉅額的資金。

    國內的海洋牧場,主要是以行業部門的政府行為建設起來的,以非贏利性工程建設形式為主,往往具有一次性短期投資的性質。這樣的“海洋牧場”,建成後的長期管理維護費用不足,所以難以針對海洋牧場維護效果開展有效科研反饋。

    一方是吃糠咽菜,只能做些理論研究;一方是富得流油,屢屢打破國外專業公司對關鍵技術的壟斷……對比是如此慘烈,他說任何話都像是在炫耀,不如閉嘴。

    “簡直跟作弊一樣!”有人不平的吐槽了一句。

    “什麼作弊?”齊政剛好慢悠悠的蹭了過來,聞言半開玩笑道:“周院士,您可要守口如瓶,不要洩露我們嘉穀的機密信息啊!”

    周院士見齊政誤會了,忙解釋了幾句。

    做評估也是要嚴格遵守評估規定的,嘉穀提供的資料基本是告訴評估團“這樣做有什麼總體作用效果”,但不會告訴評估團“具體是如何做的”。

    “絕活”之所以被稱為“絕活”,就在於即使出國考察,人家也絲毫不會向你透露。

    還有一個原因,透露了你也學不了。

    譬如那位專家可不就是說對了,嘉穀海洋牧場確實“作弊”了。

    如果沒有靈陣,對海洋環境進行改造絕會如此順利;對比日韓第一個海洋牧場近十年的建設時間跨度,嘉穀第一個海洋牧場的建成幾乎縮短了一半時間。

    當然,專家們絕對想不到這個,只覺得嘉穀的確厲害無比——砸錢砸得厲害,出成果也出得乾脆。

    “我們都在說,嘉穀海洋牧場至少領先國內其他牧場一個時代。”周院士笑眯眯的對齊政說道:“嘉穀可是給我們做了一個好表率啊。”

    “這麼說,我們的評估會通過吧。”齊政打蛇隨棍上。

    也是因為技術環節相對滯後,國家對新上海洋牧場建設項目相對謹慎。投資建設之前,必組織專家對擬建項目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分析與論證,進而做出可行或不可行評價,為決策提供支撐——這正是評估團的工作。

    周院士哈哈的笑了兩聲,道:“要是沒問題的話,你們會得到一個高評估分的。”

    葛院士忍不住輕咳一聲,打斷周院士的話:“老周,這話你說早了。我們現在只是做了一定的技術分析,相關的論證還沒做呢。”

    說完不管他的反應,葛院士轉頭對齊政道:“齊董,牧場最近有捕撈活動嗎?我希望能親自到場論證一些內容。”

    齊政眉一挑,笑了:“巧了,我來就是通知你們,明天牧場會下網捕魚。你們有意思的話,不妨到場見證豐收漁獲。”

    專家們也樂了:“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