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 2/2

    黑省的半數大豆油脂加工企業停產?

    ——是這樣沒錯。因為黑省的大豆油脂加工產能佔了全國加工能力的1/10,在嘉穀推動大豆產業升級後,嚴重過剩狀況愈加明顯,這是面臨整合的徵兆。

    農民手中還有去年產的大豆沒有賣出去,甚至07年的部分大豆也還壓在手裡?

    ——也是這樣沒錯。但那都是因為不是優質大豆;說得更明白點,那肯定是還沒有加入嘉穀扶持的大豆合作社的。

    真實的現狀是——

    “近五年來,黑省大豆生產下滑趨勢徹底被扭轉,種植面積不降反升,同期產量也從500萬噸上升至650萬噸,即使擴大至整個東北三省,大豆種植情況也非常穩定。而這背後,是超過了一半的加入嘉穀大豆合作社的豆農支撐起來的。”齊政不無驕傲地說道。

    相比於原時空,國產大豆產業沒有形成合力,最終是整個產業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即使在國家加大扶持後,也難言競爭力。

    本時空,有嘉穀“安內攘外”,狀況豈止好了一百倍?

    發改委調研組自然不知道兩個時空的“翻天覆地”,但他們都能看到一點:“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拽”——是嘉穀扛起了復興國產大豆的大旗。

    是嘉穀強化了大豆生產基地建設,扶持豆農們進行規模化生產,提高了國產大豆的生產效率!

    是嘉穀加強了大豆良種繁育,重點選育與推廣市場需求旺盛的高蛋白大豆、食用大豆品種,找準了國產大豆市場定位!

    是嘉穀聯合九三油脂,將外資糧商在黑省的收購、兼併拒之門外,維持了中國大豆產業的最後一塊“淨土”!

    甚至是嘉穀推動國產大豆在世界樹立起了品牌!

    “我聽說,日韓相繼向嘉穀下了一份非轉基因大豆大訂單?”發改委副主任胡其遠對其中的報價印象深刻,趁機問道。

    “沒錯,其實不僅僅是日韓,歐盟方面也有進口我國大豆的意向。”齊政輕鬆道。

    非轉基因大豆在歐盟、日韓等國際市場炙手可熱。僅島國每年就需要500萬噸,而在南韓,一斤非轉基因大豆能賣到20多元人民幣。但是,這些國家也對大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品質,同時有綠色認證、地理標識——而這些正是以前的國產大豆所缺乏的,只能呆在國內。

    但在嘉穀的生態種植下,這些都不是問題。而且,嘉穀培育的純天然非轉基因大豆蛋白質含量更高,理所當然地優質優價了——出口給日韓的國產大豆,價格每噸要高於普通大豆1000元。

    發改委調研組想起國儲糧沒人願意接受的收儲大豆,不由得齊齊“嘖”了一聲,真的人比人,比死人!

    而齊政還不滿足,他向胡其遠問道:“胡主任,也不知道我們申請建設撫遠港糧食碼頭,打通‘俄糧回運’瓶頸的申請還要多久才能報批下來,這可是將黑省打造成全世界非轉基因大豆生產、加工、貿易集散地和世界非轉基因大豆現貨、期貨交割中心的重要一環啊……”

    黑省有一條不成文的行規或共識,省內的油脂加工企業採用的都是非轉基因大豆,以前都是採用本地產的,現在,來自俄遠東地區的非轉基因大豆進口量激增!

    胡其遠瞬間將對比的國儲糧拋在腦後,興趣十足道:“嗯,應該快要批下來了,說起來,你們還真敢想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