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 2/2

    嘉穀又組建組織醫療團隊,幫助村民們進行診治,同時和政府探索建立特困人群的醫療保障資助體系……

    “自古套路得人心”,“利他”,最後同樣會“利己”。

    作為項目的主導者,嘉穀不計一時得失,雖然這是一筆額外的花費,但真正得到了當地人的信任,改變了他們對土地流轉的牴觸。

    尤其是,嘉穀還號召當地年輕人回鄉發展,並在當地大規模招聘工人,“只要肯幹就能賺錢”,給赤埕縣群眾吃了一顆定心丸。

    回到老家的馮勇想不到,這麼快他就如願地有了一個新身份——嘉穀的職業工人。

    ……

    沿著崎嶇的山道,來自首都的生態學家郭教授帶著學生,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山溝,前往嘉穀建設的“百果園”。

    雖然嘉穀的田園綜合體項目順利獲批,但重點考慮到壩上地區的生態承載能力,政府也嚴格設置了生態紅線,而郭教授就是政府方的諮詢專家之一。

    此行,他是來“興師問罪”的。

    在郭教授看來,赤埕縣大部分山區自然條件惡劣,乾旱缺水,土層薄弱而貧瘠,嘉穀怎麼也得等到建設好灌溉設施後才會啟動最核心的種植業吧。

    萬萬沒想到,嘉穀是這樣的……急功近利!

    在冷鏈工場還在選址、水庫建設方案還在報批、交通建設還在規劃的階段,嘉穀率先啟動了大規模的果樹種植。

    郭教授甚至有些氣急敗壞,嘉穀這樣,不是瞎搞嗎?什麼灌溉條件都還不具備,就大種果樹,能有多少成活的?就怕果樹活不了,生態植被也遭到了損毀。

    怨念滿滿的郭教授剛靠近嘉穀的果園基地,就看到一副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挖坑、除草、種樹、施肥……而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人走過來,遠遠地向郭教授伸出手:“郭教授,歡迎您的到來,我是嘉穀實驗室的程啟元。”

    程啟元是嘉穀果樹種植的技術指導領隊,從開啟果樹種植的第一天起,他就帶著技術團隊長駐基地,從種植源頭開始標準化管理,指導工人們科學種植。

    郭教授一臉嚴肅地和他握了握手,而程啟元也很快知道了郭教授擺出這麼一張臭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