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

    這些“不速之客”可不懂得什麼叫客氣,有新鮮的草,有鮮嫩的樹苗,吃得優哉遊哉。

    沙漠裡種草種樹可不是終點,後續如果沒有看管養護,新種的樹苗不用多久就會被啃光,那就徹底白忙活了。

    百萬畝沙區的範圍太廣了,除了有部分植被有圍欄保護著,更多的還是要人力看管。

    於是,在野生動物迴歸後,樹種下了,種樹團隊也要調整作息,跟著羊“走”:每天日頭一落就進林地“值班”,保護樹苗不被羊啃食,夜裡12點再爬進沙窩休息。

    更有意思的是,即使晚上也好像有野生動物過來圍著帳篷找吃的,因為早上在帳篷四周有發現動物的腳印,不過都是小型動物,帳篷裡還是很安全的。

    不速之客的“搗亂”確實讓治沙團隊增添了不少麻煩,但親眼看著一個不毛之地,被改造為生機勃勃的綠洲,日後甚至能真正成為騰格裡沙漠裡瀕危珍稀動物繁殖生息的樂園,治沙團隊就特有成就感。

    生態的改善,珍稀動物的造訪,也被國家勘察專家團看在眼裡。

    專家團裡的生物學家就建議齊政,不管圍繞水環境怎樣整治開發,都希望嘉穀能在此保留建設一個候鳥保護區和動物樂園,以此保證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齊政欣然應下,這本來就在嘉穀的計劃範圍內,遵循開發與保護共行的原則。

    相對於不請自來的野生動物們,齊政更關心留在此處的專家團們對嘉穀沙漠開發項目以及大型水庫修建項目的評估。

    他還是找最熟悉的袁院士打探消息。

    袁院士笑了:“對沙漠開發前期的評估還不錯。你們所種的植株生長情況良好,多樣性指數具有了增長的趨勢,種植區正在形成穩定群落;地表粗糙度增加,風速降低,達到了防風固沙的目的。”

    “而對於普遍關注的土壤含水量問題,監測數據顯示:沙漠生態恢復區內,土壤含水量隨土壤深度的增加,表現為增大的趨勢。至於各調查樣點淺層地下水位的變化,現在還沒有體現出來。”

    “整體來看,嘉穀的生態恢復方式還算合理有效的!”

    這點有眼可見。

    拋開這些科學結果和數據,站在沙漠治理的土地上,最直觀的感受是這片曾經寸草不生的荒漠像是蓋上了綠色的毛毯,除了種植的沙生植物,草本植物也慢慢開始生根發芽,地面上出現了生機,越來越多的動物們重新回到了它們熟悉的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