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

    瓦西里完全理解,種菜種糧都需要大投入,建大棚、置農機、修水利等,確實最怕政策朝令夕改。不過如果自己合夥,那嘉穀就是自己人了,這種折騰自然不會落在自己人身上。於是他還是點了點頭。

    “最後就是銷售問題了。你們國內的糧食和農產品市場狹小,肯定大多需要銷往我國,但是並不能毫無限制的銷往我國,會面臨出口配額以及複雜的海關程序問題。這就需要靠你的關係打通了……”

    以海關為例,俄羅斯海關運營為私有化管理,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海關聯檢設施陳舊,報關電子化處於初始階段,工作人員效率較低,運輸車隊和進出境人員常常在俄羅斯口岸排隊等待放行,政府工作人員官僚主義和腐~敗較為突出。

    這種時候,就要靠關係說話了。

    尤其是瓦西里這種在遠東地區關係通天的官僚子弟,他的意志,甚至比金錢還要管用……

    齊政就笑著看瓦西里繼續點頭。

    事實上,這種聯營的模式,齊政是學習島國人的。

    眾所周知,從上世紀40年代起,島國就開始在全世界屯田。據披露,島國在世界各地擁有1200萬公頃農田,相當於其國內農田面積的3倍左右。

    作為海外屯田最成功的國家,島國在國外經營農場有兩個特點。

    第一就是與當地人聯營。島國完全自有的農場幾乎沒有,大部分以共同出資的方式與當地人聯合經營。外國提供土地,島國農民或者企業提供資本和技術。

    第二是島國不直接在海外農場種植玉米、大豆等需求量大作物,而是以與當地農戶簽訂購買合同的方式來確保供應,因為直接經營農場收益較低。

    不得不說,島國人這種韜光隱晦的屯田策略,確實要比嘉穀之前大開大合的購地來得高明,也更容易融入當地。

    區區一兩個點的出資比例,根本不算什麼——地就在人家家裡,如果真要耍賴,百分百控股都沒轍。

    但對於土地所有方來說,佔股51%和佔股49%,說出去完全是兩個概念。

    看瓦西里的反應就知道了,雖然他沒有直接答應,但也基本是跑不掉的了。

    瓦西里表示要過兩天才給答覆,齊政和張澤宏表示理解,繼續聊了一會後,就告辭了。

    在瓦西里的住所外面,齊政就看到幾個黃皮膚的男人在等候拜訪。

    “島國人!”齊政的眼睛都眯了起來。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看他們熟練的鞠躬,就能知道他們的身份了。

    同樣來找瓦西里,如果他們是抱有同樣的目的,那就麻煩了。

    齊政不在乎遠東本土的資本勢力,因為老毛子缺乏深厚農業傳統,更多的是合作而非對抗。但島國的資本集團就不同了,要論屯田種植,他們可是有相當的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