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

    給齊政這個信心的,當然是嘉穀的“國際友人”老美同志了。

    齊政在美國出售油田獲得的那筆巨資,是嘉穀發展至今的最大助推力;如今這筆紅利已經消耗殆盡,好在,“薅羊毛”的機會又來了。

    8月中旬,齊政前往美國紐約。

    對於美國而言,8月就像過山車,因為85%以上的颶風在8月中旬之後登陸。

    美國雖然號稱“人類燈塔”,但燈塔往往是直面暴風雨的侵襲,美國也常年深受颶風之苦——從這個角度來看,“燈塔國”倒是有幾分名副其實。

    齊政此番就是為了記憶中美國遭遇的超強颶風“卡特里娜”而來。

    當然,齊政可不是來當救世主的,他看上的,是“卡特里娜”的到來給“刺客”對沖基金帶來的機遇。

    “刺客”對沖基金最近在關注原油期貨市場。

    去年,受伊拉克戰爭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後繼續上漲,並首次突破50美元。

    石油價格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供需規律直接影響油價——歐佩克的每一次減產和增產,都會導致油價的大起大落;政治也會影響油價——中東地區的每一次政治不穩定,都會導致油價的波動……最後,自然災害也會影響油價——“卡特里娜”就是其中的典型。

    帶著記憶而來的齊政對即將到來的颶風有信心,但對沖基金的姜平和蘇放卻做不到這一點。

    8月末到9月上中旬這段時間是美國颶風的高發期。但是並非所有的颶風都會對原油價格構成影響,原因在於颶風的登陸位置不盡相同,若颶風避開了產油區和煉廠群,則對油市影響甚微。

    “對油市形成影響的颶風,基本上都是在美國墨西哥灣的附近州登陸的。我覺得今年墨西哥灣形成的颶風,會進一步助推當前原油價格的上漲。”齊政平鋪直敘地說出自己的判斷,或者說,是重新強調了自己的判斷。

    墨西哥灣美海地區原油產量佔美國的15%左右,也是美國煉廠的密集區域。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海岸線附近坐落著7家主要煉廠,約佔美國煉油總產能的10%。

    如果從颶風登陸帶來的影響來看,的確是利好因素為主——為提前預防颶風的威脅,美國石油鑽井平臺多半會提前撤離員工和關閉部分鑽井、導致原油產量下降,進而支撐油價。從歷年颶風來襲前後的情況來看,油價整體也是上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