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 2/3

    當西邊的肅省在“火熱”中掙扎之時,隔壁東邊的秦省卻處於一片“水深”當中。

    從6月中旬開始,秦省的天就像被捅漏了一樣,不停地下著大雨。短短几天時間,關中大地就下了平常年份一個月的雨。

    幾十年來乾涸得幾近枯竭的秦河,今年一改往昔的面目,滔滔洪水一夜間將防洪大堤撕開了口子,以席捲之勢衝向秦川的膏腴之地。

    因受秦河上游地區強降雨影響,23日,秦河就在秦南地區形成了3200秒立米的1號洪峰。

    一級一級防汛部門下發的“迎戰秦河一號洪峰”緊急通知傳到秦南個市縣區。秦河大堤上,幹部群眾嚴陣以待。儘管洪水全面漫灘,渭河大堤全線臨水,但最終於26日安然通過。

    一號洪峰剛走,秦河中游也開始普降大到暴雨,“迎戰二號洪峰”的令牌又下,緊急通知如雪片般飛來,預報將於31日抵達的洪峰水位和流量均超過歷史最高值。

    位於秦河下游的秦南各市不得不相繼組織沿河群眾大撤離。

    當齊政和丁顯抵達秦南時,看到的就是群眾大撤離的景象。

    沒有暴雷,也沒有閃電,就是暴雨傾盆,如天河倒懸,嘩啦啦地傾瀉而下,整個天地間都籠罩在雨水之中。

    在路上,由政府組織的軍車、客車,以及群眾的農用三輪車、摩托車、自行車等川流不息。

    雨嘩啦啦地下個不停,一輛輛狹小的三輪車裡擠滿了人,多數是老人和小孩。轟鳴的馬達聲似乎在和洪水賽跑。

    但撤離的工作並不是一帆風順。

    群眾的麻痺僥倖思想讓工作很難順利開展。農民們不只是眷戀他們溫馨的家園,更主要的是,他們不相信洪水真的會破堤而來。

    “連我80多歲的爺輩們都沒見過的事怎麼會發生?”許多人都這麼說,這麼想,甚至個別人認為政府的做法是杞人憂天。

    “養的幾十只雞就是我的命根子,餓死咋辦?”、“我家的地勢高,不可能進水。”許多農民以種種理由拒絕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