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397章 格格高見

    韃清時期滿洲旗人的姓氏,雖然常有同姓,但經常也有“同姓各宗”的情況。如葉赫國主一族姓葉赫那拉氏,清初大學士明珠、著名詞人性德,皆是葉赫國主系葉赫那拉氏的後裔。

    而葉赫部民也以部名為氏,也姓葉赫那拉氏,卻與國主家族無共祖關係。晚清執掌朝政大權的慈禧,即非與葉赫國主系同宗的葉赫那拉氏同族。

    同宗與同族還是很有區別的,比如在瓜爾佳氏裡,則以“蘇完地方”者為尊,概因世居“蘇完”者,多為索爾果之後裔。

    《清稗類鈔》中有一則故事,講的是晚清瓜爾佳氏大臣榮祿的遭遇。

    “榮祿系出瓜爾佳氏,而瓜爾佳氏以蘇完為貴。榮官戶部尚書日遇一都統,展問氏族,則亦瓜爾佳氏。榮曰:‘然則吾等乃同族也。’都統轉問有‘蘇完’二字否。榮曰:‘無。’都統搖首曰:‘殆非也。’”

    這故事的大意就是榮祿當了戶部尚書的那天碰到一位都統,大家互報家門,原來都姓瓜爾佳。榮祿就很高興,說:“那咱倆乃是同族啊。”都統就問:“你家是蘇完瓜爾佳嗎?”榮祿說不是,都統就很不屑,說:“那咱倆不是同族。”

    這則故事的一些細節或與事實有差距,但是榮祿一族原出自烏喇瓜爾佳氏,原傳譜書、家傳也皆只書“瓜爾佳氏”,這倒是事實。

    而當榮祿官居一品之後,則開始很突兀的不斷提及自己是“蘇完瓜爾佳氏”,甚至於身後的墓誌銘也強行加上“蘇完”之稱,多少可見索爾果一族在韃清門第之高。

    當然,索爾果這一支門第之所以如此高,主要靠的是兩個人,一個就是他這次帶著一起前來的次子費英東,另一個則是他第九子衛齊的第三子鰲拜。

    費英東之前介紹過了,此處不再贅述,而鰲拜這位著名權臣,雖然大家對他本人可能都比較瞭解,但對他的家世或許不太熟悉,這裡稍微介紹一下。

    順治朝遺命的“四大輔臣”之一的鰲拜,是索爾果第九子衛齊的第三子,鑲黃旗滿洲人。《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以“鰲拜巴圖魯”為題名為其列傳。

    根據《通譜》和《八旗通志》、《清國史》等官方史料記載,鰲拜最早以牛錄章京的身份從徵錦州,之後屢次從徵,“親冒矢石,鼓眾奮登”,被太宗皇太極賜號巴圖魯,封三等男世爵。之後繼續屢屢立功,升為二等公,是典型的軍功勳舊。

    後來因為作為輔政大臣過於跋扈被清聖祖康熙帝革爵,念其功高,免其死刑,改為禁錮,後來鰲拜死於獄中。但到了雍正五年,世宗雍正帝賞還鰲拜的一等公爵,加其號為“超武公”,令鰲拜之孫達福承襲。

    所以讀者諸君不要以為鰲拜被康麻子拿下之後就徹底完蛋了,並沒有這事。某些影視劇中鰲拜被當場斬殺,亦或者事後處死之類都是子虛烏有。康麻子並不敢真的殺了鰲拜,激怒在韃清軍中根深蒂固的蘇完瓜爾佳氏,只能一直關到他死。

    而雍正這位比較喜歡就事論事的皇帝在坐穩了位置之後,立刻就給鰲拜“平反”了,其“超武”二字,也算是對鰲拜的公正評價,鰲拜的後人也得以襲爵,維持門第。

    但這些“前程”,此時的索爾果可不知道,他現在滿心憂慮,生怕回到葉赫之後被兩位貝勒追究治罪。

    費英東聽完之後又驚又怒,驚的是大明皇帝陛下這手段當真了得,不僅沒有壞自己親信大臣的“好事”,反而加深了與他的親近關係;

    怒的是他這一手不僅坑了葉赫,回頭所有滿洲人都會認為葉赫為了巴結大明已經完全不顧顏面,而且還害了他們蘇完瓜爾佳氏,讓葉赫兩位貝勒很有可能因此遷怒他家。

    蘇完只是個小部,原歷史上他們父子帶去投奔努爾哈赤的家當只不過是“五百戶”,現在雖然比歷史上強一點,不必跨越哈達去遠投努爾哈赤,而是就近投了葉赫,所以領民有八百戶,可這八百戶在葉赫眼裡也實在就那麼回事。

    蘇完部男女老幼相加也只有四千來人,其中頂破天能湊五百兵,在有大軍將近兩萬的葉赫看來,基本上是多他不多,少他不少。真要是因此惱了葉赫二貝勒,蘇完部就是大禍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