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926章 隱情(上)

    憶昔永樂十八年的歲末,正值成祖遷都北京的前夕,京城的營建工程已近尾聲,隨著那些堂而皇之的宮殿官署相繼落成,皇城的東安門迤北,建起了一座院牆格外高大,黑牆黑瓦詭異的衙署。

    此處,便是後來令人談之色變的特務機構東廠宦官衙門。

    說來也怪,那個濫殺功臣、專制獨裁的明太祖朱元璋,並沒有重用宦官,甚至還規定:“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他的繼承人建文帝朱允墳遵循了不用內臣的祖制,結果宦官們都去投附了起兵靖難的朱棣。

    明初這一政治變遷,使宦官命運得到轉機。可以想見,當一群執役宮中的皇帝家奴,突然步人政治舞臺,並以一種複雜心態和特殊身份充當起皇權專制鷹犬時,那種忠誠、熱情和能量,實在是足以使天下瞠目了。

    永樂遷都後建立的東廠,經歷過懷疑,經歷過責難,經歷過與文官集團的鬥智鬥勇,但一直與皇帝相始終。

    隆慶駕崩前夕,曾經教導太子朱翊鈞,掌握大權並不難,只要緊緊抓住兩點就行了:京營和廠衛。

    這座陰森的衙署,在外界的眼中正如一座活地獄,但它卻是大明皇權至今不受任何挑戰的兩大保障之一。

    東廠大門朝南,但這一扇大門是終年緊閉的,在西南另有一門出人,這樣的形制,更增加了一種詭秘恐怖氣氛。

    大門內為正廳,廳左另有一小廳,裡面供有岳飛的畫像。大廳後有一磚影壁,壁上雕有狻猊等獸,以及狄仁傑斷虎的故事。

    廳西有一祠堂,裡面供奉著歷代掌東廠宦官的職名牌位。祠前有石坊,坊額上刻有“萬古流芳”四字。

    稍南是座刑獄,專門用來收系重犯。

    按制,東廠設提督太監一人,通常由司禮監第一秉筆太監擔任,本任東廠提督黃孟宇便是以司禮監第一秉筆太監兼任此要職。提督以下設掌貼、領班、司房四十餘人,十二夥管事,按子醜寅卯排列,各領擋頭辦事,共計百餘名,其下有番役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