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431章 倒高風波(完)

    除了給張居正賜字,隆慶又派了司禮監排名最後一位的秉筆太監陳矩前往高大學士府,在高務實的引薦下,與高拱作了一番懇談。

    次日,又有一旨下達高大學士府:“卿輔政秉銓,以朴忠亮直、不避嫌怨,致被浮言,朕已具悉。何乃再疏求退?宜遵前旨,即出輔理,以副朕毗至意,慎毋再辭。”

    高拱這一次沒有再堅持,乃出府回閣視事。

    然而這次事情註定沒法如此輕易了結,因為就在高拱出府視事的同日,高拱的門生們坐不住了。

    吏科給事中塗夢桂劾奏:“尚寶司卿劉奮庸,自以供事舊臣,妄意超擢,乃假建言瀆擾,動搖國是。宜亟賜罷,仍行究治,以為人臣假公營私之戒。”

    工科左給事中程文疏言:“輔臣拱竭忠報國,方萬世永賴,不可一日而無。奮庸與曹大野潛構奸謀,頃陷元輔,有乖體罪,不可勝誅。宜示遠竄,或加罷斥。”

    兩人的意思大體差不多,認為劉奮庸、曹大埜二人如此輕貶,十分不妥,要直接罷黜,甚至繼續追責。

    這個奏疏,當日執筆票擬的張居正沒有做出任何批覆,直接下發到了吏部。

    高拱在吏部見了,批覆道:“奮庸嘗供事潛邸,效有勒勞。大埜少年輕銳,亦系言官,未足深咎。請宥奮庸,復大野職。”

    這個說法就有意思了:劉奮庸是裕邸舊臣,過去是有功的;曹大埜年輕氣盛,又是言官,就不要深究了,請皇上免除對他們的處罰。

    皇上不是希望我和張居正放棄對抗,攜手同心,一力報國麼?行,這兩個人我不僅不追究了,還請皇上給他們官復原職。

    疏入,皇帝不許,再次下旨曰:“此曹朋謀誣陷,情罪可惡,宜重治如法。以卿奏,姑從寬。奮庸如前旨,大埜降一級,調外任。”

    於是,仍調劉奮庸為湖廣興國知州,曹大埜則吃了虧,再降為正八品的乾州武功縣縣丞,差點貶出官員序列。

    張居正對此毫無反應。

    日過四月,皇帝病體既無好轉,也無加重,眾臣皆以為皇帝的身子雖弱,但可能也沒有什麼大礙了,只要安心靜養,總會有好轉的時候。

    但皇帝自己似乎不肯好好休息,這一日在沒有吏部奏請的情況下,下旨命太常寺卿管國子監祭酒事丁士美,以原官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充東宮侍班官。又命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協理詹事府事張四維掌詹事府事。同時升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掌院事馬自強為詹事,仍兼侍讀學士,協理府事,同教習庶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