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676章 伐元(三十)請纓

    “周馬之身,最為利害,惟頭面胷臆,馬面子舊制雖巧,近日符離陳蔡之役,馬多被傷,中壽星腦額而死。臣今製為貼額,用綿布衲作一片貼在馬面子內額腦之間,脫遇矢石可透鐵面,尚有鐵額可隔此馬面,所以合用貼額。

    大全裝雞項大而秋錢小,或暑月悶熱,雪雨氷結,徹去秋錢,尚有雞項可蔽肥肉。此馬甲所以合用,小全裝我軍馬甲,甲身例是垂下過防一尺許。”

    據此可見,明軍騎兵馬匹的主要裝備分為了如下幾種:馬面子、雞頸、馬身甲、胸甲等等。

    “馬面子”是一塊狹長的金屬製的護面,上面開有眼孔,主要保護馬匹面部,與馬匹額頭等大,內裡經唐順之改進後有棉布用作貼額;“雞項”其實是一副馬頸部的護甲,由甲片綴成,前面有搭扣可以扣上;“馬身甲”即是馬匹身上的主要甲冑,約莫與馬匹等長。

    這就是典型的換了思路。五代兩宋的重騎兵除了在衝陣、接戰時具有一定的防禦優勢外,對於騎兵的特質是有所犧牲的,而大明的半具裝騎兵,在恢復了騎兵原有的機動性的同時也保留了不錯的防禦能力。

    相比兩宋時期的重騎兵,明軍馬鎧覆蓋面積有很明顯的下降,搭後等大片甲冑被廢棄,更加註重機動性作戰,同時明軍騎兵作戰時也具有很好的破陣功能,以及更擅長小規模接戰。

    不過以上都是理論數字,實際上在唐順之改進半具裝之後很長時間裡,明軍騎兵真正能以此標準配備的,差不多隻有各家將領的家丁。這就造成明軍騎兵早幾十年的著甲率相當堪憂,甚至除了騎兵本人穿戴罩甲之外,已經不習慣給戰馬披甲了。

    然而隨著高務實的逐漸掌權,明軍恢復了這些半具裝騎兵的配置,甚至還對一些具裝部件進行了優化。

    這些事情過於詳細,說來比較無趣,不如直接報個標準好了:原先的半具裝騎兵,全套裝備重量約為二十四斤出頭,加上早年的騎兵武器與現在有所區別,騎兵全負重大概在三十斤到三十二斤左右(不計算難以確定的人體重量)。

    經過京華鐵廠與王氏兵工廠的通力合作,現在騎兵半具裝重量為二十一斤,馬刀約三斤,相比數十年前王順之時期降低三斤。然而因為武器的變動,如今騎槍約七斤,攜帶彈藥約三斤,全身合計約三十四斤,相較於當年反而重了兩斤到四斤,折中算做三斤好了。

    別看和唐順之時期相比只是重了區區三斤,但這種對比其實不過是家丁騎兵的感受。對於早已不習慣披甲的騎兵,然他們重新披甲,實際上是一下子重了十幾斤,已經可以明顯影響到騎兵的速度——無論行軍還是作戰。

    而蒙古騎兵呢?為數不多的重騎兵負重沒必要比,畢竟蒙古人現在資源受限,重騎兵也越來越少,尤其是當上一次在遼東時蒙古重騎兵衝陣被正面擊敗,痛定思痛的圖們汗已經把重騎兵裁撤得只剩點象徵意義,不提也罷。

    其核心主力的輕騎兵負重是多少?十五斤到十六斤。至於為什麼是這個數,其實說起來和高務實的關係很大。

    隨著明軍火器質量穩定性的提高,以及火槍射程的一點點加大,布日哈圖發現蒙古騎兵在明軍面前著甲的意義已經越來越小——明軍除非打不到,但凡打到幾乎都能破甲,那要這甲冑何用?

    這就好比全世界的盔甲發展史一樣,盔甲從越來越重到逐漸消失,引起變化的最大因素就是火器的發展。

    在冷兵器時代,武器發展了,盔甲隨之增重,雙方勉強還能持平;到了熱兵器時代,武器威力呈指數發展,但盔甲的增重卻不可能如此——畢竟人也好,馬也罷,負重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制加厚。

    那怎麼辦?我也發展武器唄!至於盔甲,丟掉得了,反正也沒啥用了。

    但蒙古人現在沒法發展武器,於是作為應對,只好撿起老傳統,打不過我還跑不過嗎!於是察哈爾蒙軍乾脆丟掉盔甲,專注於減重,繼續強化本就很強的機動性。

    什麼叫蝴蝶效應,這大概就是蝴蝶效應的一種展現了。大家都不是木頭,你變了,我打不過了,那我要是還不變,豈不是在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