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牛板筋 作品

第355章:泥盆

二處轉的最久,出了門。王珂又來到”還願樹“下,肅立不語。

許個願吧。

可許什麼願呢?

”排長,你是不是想許願?“谷茂林有些好奇,在裡面轉塔,在外面許願。

這個不能說,一說就不靈了。

”沒事,我就是看看。“

說完,王珂隨眾人向山上爬去。

三處、四處、五處,六處,等上到七處,副連長魯澤然、老排長鬍志軍和衛生員於德本,都爬不動了。

王珂讓李進給三人丟下三壺水,他想帶著谷茂林和李進,去轉最後一處。

據說,轉完最後一處,就可以取道走到香葉山去。

最後一處是八處,也叫證果寺。

這證果寺西為虎頭山,東為青龍山,北為翠微山。此寺是九大處寺院中最古老的一座寺院。位於山腰處。始建於唐天寶年間。寺中有一株古黃連木,樹齡600年以上,為京都所獨有。

證果寺坐北朝南,山門石階下豎有二碑,山門之上石額鐫有“古剎證果寺”字樣,相傳寺原名盧師寺,有叫姓盧名卓錫的浙江和尚,老年辭官在此修行。

有一天,突然來了兩個要飯的童子,叫大青、小青,他倆願為小沙彌,以侍奉盧師老和尚。

看到兩個孩子可憐,盧師便收留了他們。平時幫助做飯劈柴,清掃庭院。忙的時候,也幫助下山化緣,背米挑擔。

可是好日子沒幾年,時逢天寶大旱,寺院便成了拜佛祈雨的聖地,但是四里八村的百姓,香燒了不少,頭皮都磕破了,旱災絲毫未減,大地的裂縫都可以塞進拳頭。

當盧師也在犯愁的時候,兩弟子站了出來,向盧師自薦祈雨,與天鬥法,以證正果。

這一天,舉城出動。大家正看著盧師布法,卻見兩個孩子衝出寺門,縱身一躍,便跳入了山下的青龍湖。不久湖中兩條巨大的青蛇,沖天而起,直入雲霄。

霎時,天空烏雲密佈,雷聲大作,雲層裡只見兩條蛇影翻騰,大雨傾盆而下,直下了一天一夜。

老百姓開心了,而盧師卻站在滂沱大雨中,整整三天三夜,可再也沒等到這兩個孩子歸來。

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輪迴,以身證果,報了盧師的當年收留之恩。

當王珂把這個故事,講給谷茂林和李進聽的時候,三個人扶著證果寺門前的欄杆,眺望著山腳下的青龍湖。

此時再看青龍湖對岸,漫山紅遍。紅葉如海。正午陽光,灑滿四野的楓樹林,更顯得葉海如血。

“明白了,排長,生命只為因果而證,這寺廟果然起了個好名字。”

谷茂林竟然也能說出這樣有哲理性的話,讓王珂心頭一動。“李進,你先下山,和股長、連長說一下,我們馬上下去。”

“是!”

李進轉身就走,當走出了百十米,王珂這才轉臉問谷茂林。“茂林,你說那老石碑下有什麼?”

“你說的是長安寺嗎?”

“這不廢話?”

“排長,你逗我玩吧?你不是早就看出來了嗎?”谷茂林臉上閃現著興奮的光,在他眼裡,王珂和他一樣,也是位大俠。

“我看出來了什麼?”

“在靈光寺時,你不是在反覆的唸叨,老石碑、黃泥盆嗎?別人沒聽到,我可是聽的清清楚楚。”

王珂一想,還真的是,只不過自己口中的黃泥盆,說的是指揮排東側訓練場那個塔基下……

“茂林,你的意思是老石碑下有一個黃泥盆?”

“是啊!難道你還在其他地方又發現了?”

“沒有,沒有。”王珂有些奇怪了,怎麼老石碑、石碑下都埋它呢?

會不會有一種東西,掩藏在黃泥盆裡,讓谷茂林也看不出來?

現在唯一的解釋,就在這裡。否則當年蓋塔、立碑的人,吃飽了沒事幹,把一個破盆埋在

“走吧,茂林,我們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