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回家

    看到兩人有些不信,他便解釋:“多虧了這條河,你們看河岸溝邊,北岸坡緩南岸陡。北方草原和沙漠地區,由於西北風較多,在草棵附近常會形成雪壠、沙壠,形態表現為頭部大尾部小,因此,頭部所指的方向是西北方向。還有平時我們可以利用指北草來識別方向,主要有蒙古菊和野萵苣兩種。但現在雪下面的草原和沙漠中仍可利用一些沙生植物向東南方向傾斜的特點來判斷方向。我剛剛扒開了雪,就是從下面草臥倒的方向和沙壠來判斷的。將來沒事的時候,我把一些軍事地形學的知識慢慢地說給你們聽。”

    聽到王珂這麼一說,覃虎和劉立勇不得不佩服。在指北針失靈的狀況下,還能在茫茫雪原找到正確的方向,這才叫本事。

    三個人收拾好行裝,立刻按照王珂指引的方向,向前走了不到兩公里,很快,他們就發現了凸起的房屋,而在雪地裡,僅僅是一個圓鼓鼓的饅頭包。

    此時,在一間房屋的門口,吊著一盞馬燈,如果不是走到了跟前,幾乎發現不了。

    第六小組第一個找到了回家的路,報到後三人回到了寄宿的廚房。走進房屋,卸下行裝,覃虎說道:“王珂,我還是發現有一點不對頭。”

    “哪裡不對頭?”

    “如果按照你說的,那我們的房門對的應該是南方吧!”

    “你真是個教條主義,草原上蒙古包和房屋的門,與我們內地不一樣,它們絕大多數是朝東南方向開的呀!”

    “哎呀,長見識了。你也沒有來過草原,怎麼會知道這麼多的草原知識?今天晚上,那些小組慘了,如果能踩著我們的腳印走回來就好了。”

    “不可能,很多人都迷信手中的指北針,一定會在那裡打轉轉,天亮能回來就不錯了。今晚有的小組至少也要走二十公里,教練組夠損的,竟然利用地下鐵礦給我們設計了一個科目。”王珂擔憂地說,實際上比他說的還慘,其中有一個組都轉到了王珂的門前,還是沒有找到,最後聽到身邊有呼嚕聲,這才發現誤打誤撞,竟然無意找回來了。

    而更多的小組在走了幾圈,發現了又走回到第六小組構建的防寒洞。看到了自己雜亂的腳印,才意識到指北針的失靈,但完全懵了。真的靠以兩公里為半徑,划著圓圈走。

    三輪淘汰,幾乎淘汰了三分之一的隊員,而留下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接下來,將接受系統的雪地駕駛,雪地射擊、雪地偵察,雪地潛伏,雪地按方位角行進,雪地目測距離、雪地野營、雪地野炊、雪地防化洗消、雪地越野、雪地通信……

    十幾個科目,通通圍繞高原地帶、雪域寒冷的自然惡劣的條件展開。

    在這些項目中,駕駛、射擊、潛伏、野營、野炊、越野、洗浴等,第六小組幾乎問題都不大,甚至雪地按方位角行進也沒有多少問題。有了王珂,第六小組多了比教材上還多的經驗判斷與識別知識,他們竟然還知道指北草,知道從一個地下的跳鼠洞來識別方位。

    但是也有一個難倒第六小組的科目,那就是雪地裡目測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