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發現

    荊軻為人沉穩,被田光吹噓的武藝高強,應是刺秦不二人選。秦舞陽最威猛。所以秦舞陽陪荊軻刺秦時,只有十三歲。

    最後還缺少一個見秦王理由。正巧,原秦國將軍樊於期因參與謀反而叛逃燕國,被燕太子丹收留。太子丹定下刺秦大計,荊軻請求以樊於期首級與割讓庶地督亢的地圖(就是西山東面的高碑店一帶)作為進獻秦王的禮物,以利行刺。

    樊於期獲悉,當即自刎而死,獻上自己人頭。

    然後秦太子丹,親自送荊軻和秦舞陽數十里,手持樊於期人頭和庶地督亢地圖,到此易水河邊,準備坐船西去刺秦,從此留下那首“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千古絕唱,並令夏扶埋伏重兵於屯留村準備接應。

    誰知道,後來秦舞陽一上秦朝大殿,便瑟瑟發抖。引發泰王懷疑,導致有了防備。秦王讓秦舞陽留步,只准荊軻一人上殿。這樣一來,荊軻一手捧樊於期的頭,一手拿地圖,手忙腳亂,再加上他武功一般,雖然圖窮匕首見,卻導致刺殺失敗。

    此人會是逃回來的秦舞陽嗎?或者是帶兵埋伏於屯留村準備接應的夏扶?

    刺秦失敗後,秦國有了滅燕國的理由,屯留村的兵馬作鳥獸散,夏扶也不知去向。倒是有野史傳,說秦舞陽是故意在大殿瑟瑟發抖,頻頻給秦王使眼色暗示,刺秦失敗後,還給秦軍帶過路,被人罵作“燕奸”,後來便遁入山中不知所終。

    夏扶不識字,而燕太子丹手下,只有秦舞陽和謀士田光識字,而知其此處藏金處,人數不多。此具骷髏,必是二人之一。

    對了,秦舞陽走時,燕太子丹曾摘下頸上一塊玉牌,親手掛在秦舞陽項上,以佑二人平安。此人無此物,當是田光。

    然而敢下這深井,有謀還需有勇有膽,那應該是秦舞陽,難道還有第三人嗎?

    溫教授這樣一分析,眾人皆糊塗了。而王珂卻在心中暗叫一聲慚愧。原來自己送給吳湘豫的那塊古拙的深墨綠色玉牌,竟然是燕太子丹佩戴過的,現在可不能亂說了。

    而面前這具骷髏,必是秦舞陽。

    沒有想到秦舞陽刺秦失敗後,不堪罵名,竟然逃到百米深井下,看守藏金,了此殘生,也是有骨氣之人。可是現在再說這堆白骨是誰,還有意義嗎?

    眾人開始清點登記這幾大堆,足有數萬枚的刀幣,光是運上去,就花了大半天時間。

    清理完,眾人開始清理簡牘,但千年地下,溼氣又大,簡牘已經腐朽成泥,未能清理出一片一字,只能清掃到一邊。最後是這具骷髏,葉榮光教授提議,這具骷髏不知是誰,不如就讓它在此安靜地長眠,守護著這古井,這地下河吧。

    大家一聽,也有道理,便把這具骷髏輕輕地移向石屋的正面,重新安放好。安放完畢,眾人皆是鬆了一口氣,輪流給這具骷髏鞠躬致意。

    然而,就在眾人轉身準備離去時,溫教授眼尖,發現剛剛骷髏所睡的地下石面,似有許多刻畫的圖和文字。

    趕緊取來燈光,拂去地面塵土,竟然是一幅用刀幣刻畫出來的圖,旁邊還有一段小篆文字。特別是這段只有不足二十個文字,竟然是荊軻刺秦王失敗的真正原因,不是荊軻武藝不夠強,也不是秦舞陽膽小臨陣怯場。而是有人告密秦王,兩人剛下船就遭遇埋伏,而告密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