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810章 美國個性(七)

  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當然直到美軍的戰鬥力,他從美國對蘇德戰爭的可能性入手,主要是想看看美國在同盟國內的影響力。現在同盟國中的英國正在被中國暴打,如果沒有美國海軍的支持,在亞洲的英國勢力大概會被連根拔起。

  不過美國的海軍再厲害,也只能在海上作戰。不管是蘇聯還是德國,都有過被英國海上封鎖的經驗,便是加上一個美國也不可能造成更大的威脅。

  見斯大林的神色從不快恢復到平靜,莫洛托夫繼續介紹起美國特使霍普金斯的看法,“總書記同志,美國政府詢問我們對於沙皇時代提出的黃俄羅斯有什麼看法。看來他們還是希望我們和中國開戰。”

  斯大林感覺自己有些聽不下去了,對同盟國的整體評價又下跌不少。沙皇時代提出的黃俄羅斯,指的是中國東北。俄國對中國北部當然有自己的野心,這沒什麼不好意思承認的。但是沙皇俄國提出黃俄羅斯說法,是建立在滿清政府極度腐敗衰落的基礎之上,如果當年的滿清強盛如現在的中國,俄國只會想方設法維持與中國的友好關係。

  蘇聯的第三個五年計劃即將順利完成,蘇聯的戰爭實力得到巨大提升。便是如此,根據蘇聯紅軍總參謀部的戰役推演,蘇聯竭盡全力在遠東與中日聯軍作戰,其結果也是必敗。這個戰役推演可不是進行了一次或者兩次,而是進行了多次。

  其中好幾次,是預設中日兩國對蘇聯毫無防備,蘇聯鋼鐵洪流則以幾乎無視物理現實,全部悄無聲息集結在遠東地區,對中日兩國進行了突襲。

  在這樣的作戰條件下,中國利用廣袤的國土作為後盾,牽制住了蘇聯的軍隊,蘇軍最終還是沒能攻破中國的燕山山脈。東北雖然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工業中心,但是中國的工業中心並非只有東北。華北的京津,西北的銀川、西安、太遠,中部的武漢徐州,西部的四川,東部的長江三角洲,南方的珠江三角洲,都有工業中心。

  蘇軍攻破不了燕山山脈,就得與中國進行長期消耗戰。蘇軍雖然竭盡全力,但是後勤供應線遭到中國空軍猛烈轟炸,無法維持供應。在不可能出現的前提條件下,即便佔領大片中國領土,卻讓蘇軍陷入到了進退維谷的境地之中。

  而結束那次戰略推演的結果,是簡短的一句模擬電報文,“德國對蘇聯西部發動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