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789章 中場會談(十七)

  舊有生產方式與交易方式並沒有被徹底替代,大量人民並沒有掌握新時代的生產與交易手段,但社會已經走到了新階段,在這個時期,真正出現了大批民眾無論如何都無法融入社會的局面。

  雖然全世界大多數研究中國與何銳政府的人都認為,何銳政府是一個高度追求效率的政府,而且何銳也從來不為自己辯解,但何銳不認為這種看法是正確的。如果何銳真的是隻追求效率,就完全沒必要在現在的階段發動戰爭。而是會苟下去,讓全世界先打成一片稀爛後再動手。

  中國之所以要先發制人,就是因為國內數億在新的經濟階段無所適從的人民需要充足的就業環境,幫助他們渡過這個殘酷而且難熬的階段。

  之所以這個階段十分殘酷,不是有人故意作惡,而是民眾真的沒辦法靠自己的能力將自己提升到完全符合工業化的階段。為了國內的公平,非得有政府出來為這些人民託底,幫助他們熬過這個階段,讓他們能夠在進入下一個經濟週期的時候繼續有能力參與到社會博弈之中,只有能夠參與到社會博弈的人民,才有機會從社會發展中獲得收益,從而支撐他們進入下下一個經濟週期。

  對於承擔這樣的責任,何銳發現自己既沒有犧牲者的那種悲壯心情,也沒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傲慢。何銳覺得這就是自己的責任,自己若是能完成自己的工作,那就真的要感謝人民的大力支持,以及一部分比較玄學的運氣。

  何銳又熬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從厚厚的報告中看到現在的經濟情況還行。雖然財政依舊很緊張,卻遠沒到危機的水平。除了國內的情況外,意外之喜來自蘇聯。根據情報顯示,美國正在與蘇聯接近,這可是真正的好消息。一旦美蘇聯手,他們的目標固然針對中國,但是美蘇之間最大的合作領域在歐洲。

  進攻中國對蘇聯是一個巨大的負擔,與美國聯手瓜分歐洲則是實實在在的利益。蘇聯控制東歐,美國控制西歐,能夠解決美國的經濟危機。也解決了蘇聯的地緣安全危機。

  當然,歐洲也不可能真的就束手就擒,任由美蘇兩國瓜分。中國的威脅遠在天邊,美蘇威脅近在眼前。歐洲大陸各國一定會想辦法維持自己的利益,其解決方式自然是聯合起來對抗美蘇接近帶來的危機。所以,最大可能是德國為首的歐洲國家將對蘇聯發動進攻。

  斯大林是一個戰略家,斯大林看到了眼前的重大危機,所以才將上千家蘇聯企業從西部轉移到東部,以避免戰爭爆發導致蘇聯工業遭受巨大的損失。

  但蘇聯的做法就引發了納粹德國對蘇聯的猜疑。因為強大的蘇聯本身也是德國的地緣安全危機,只要蘇聯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就是德國的夢魘。

  現在何銳並沒有推波助瀾的打算,如果蘇聯給機會的話,何銳還會努力維持和平。因為蘇德之間的和平基礎極為脆弱,不管中國怎麼做,都不可能維持這個和平。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蘇聯天然不可能親中國。蘇聯與歐洲合作,蘇聯是歐洲最強國家,天然就是領導者之一。蘇聯面對日本朝鮮,則是無可爭辯的天朝上國,日本與朝鮮得放低姿態,作為被動一方與蘇聯進行折衝。

  但是蘇聯與中國合作,蘇聯就是金帳汗國,或者稱為赤帳汗國。從地緣政治角度,這是無可解決的局面。所以蘇聯不管怎麼與中國做生意,都不可能讓中國插手到蘇聯的國防安全之中。

  中國不插手蘇聯的安全,蘇聯就會覺得安全。但是蘇聯也失去了通過中國來威懾德國的手段。這就是一個奇妙的循環,在何銳看來,蘇聯求仁得仁,中國以禮相待,這樣的局面可就太好了。

  當下,中國要做的就是這樣,所以何銳內心深處其實對光子很有些愧疚。何銳原本認為自己不會結婚,而且光子又是何銳從十幾歲就認識的朋友,也算是青梅竹馬。所以,與光子結婚,雖然表現出中國與日本之間的良好關係,但是何銳不喜歡這樣不純粹的關係。

  光子揹負上了她原本根本不用揹負的重任。而且從政治家的角度來說,這種事情騙不了自己。中國的確需要日本,所以才會對日本表達這樣的態度。

  想到這裡,何銳就覺得有些內疚。雖然何銳知道自己所做的沒錯,但是這種內疚感覺還是沒辦法消除。

  清晨,何銳做了早飯。這點事情還是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