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783章 中場會談(十一)

  既然石原這麼坦率,何銳也不想廢話,直接問道:“這是你的看法,還是日本內閣的看法?”

  石原聽到這裡,立刻正襟危坐,答道:“內閣的傢伙們倒是覺得再看看,可我覺得必須來與老師討論此事。我先聲明,對於老師的政府始終剋制的態度,日本政府十分感動。日本政府也已經深刻的認識到殖民主義的錯誤,並且對此進行了全面反省。日本現在和未來,都將以維護和平為對外的首要政策。”

  何銳聽著石原的發言,覺得這傢伙的性子是絕對不會變的。作為戰略家,石原會隨時根據現狀改變戰略,這是戰略家的特色。至於石原這傢伙會不會維護和平,何銳從來沒報什麼幻想。

  好在石原是個戰略家,這番發言證明石原承認朝鮮有理由恨日本,並且準備以誠懇的態度來面對朝鮮的恨意,總算是走在正確的方向上。等石原說完這段,何銳問道:“接下來呢?”

  石原微微躬身,低下頭問道:“老師,我想請教您。中國會怎麼對待日本與朝鮮的關係?”

  何銳也沒慣著石原,坦率答道:“日本在工業領域走在朝鮮前面,這是一個事實。未來的新秩序,是整個世界都共同發展,共同進步,朝鮮的工業必然會持續發展。”

  聽了這話,石原心中一陣翻騰。30年前,何銳就是這麼描述未來的世界,石原那時候只是覺得何銳的很多想法有些太過於理想化。30年後的今天,何銳依舊要這麼做,但石原感受到的卻是一種無奈。

  何銳沒有變,石原變化也不大。但是隨著何銳與石原成為各自國家的領導者後,石原承受的壓力已經完全不同。日本內閣很清楚朝鮮打感情牌,卑躬屈膝的表達順從,就是想通過朝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貢獻,得到中國的幫助,成為一個真正的工業國。

  在日本內閣看來,朝鮮成為工業國,就會成為日本的競爭者。世界的市場就這麼大,朝鮮多一塊,日本就會少一塊。所以日本內閣最在意的是中國到底允許朝鮮在什麼程度上工業化,以及朝鮮的工業化會對日本造成什麼樣的衝擊。

  當下的世界上,能夠決定這些的人就是何銳。石原才跑來京城見何銳,尋求何銳的態度。現在看,何銳的態度既然沒變,朝鮮就有可能成為日本強硬的競爭對手。

  想到這裡,石原懇求道:“老師,您能為我分析一下未來世界的經濟局面麼?”

  何銳這段時間正好在解決這件事。以審判殖民主義為名的各國學者交流,就是一場中場會議。所以何銳允許賴歇瑙這樣的德國元帥硬是以德國學者身份前來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到現在,其進程也超出了何銳的想象。雖然戰略考慮必須嚴肅冷酷,但是何銳感覺局面發展比想象的要好那麼一點點。既然石原這次專門跑來詢問,何銳也想看看石原的看法,這才說道:“以往戰爭結束,除了打不下去這個原因之外,消滅對手的產能也是一個重大目標。但這次戰爭就不會完全一樣,我認為未來的新世界秩序中,通過世界範圍內的經濟、技術、文化的合作,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將世界經濟推到一個全新的高度。至少在未來二十年中,世界經濟將呈現出空前的爆炸性發展。所以擔心自己被邊緣化,這個想法跟不上形勢。

  石原君,我認為你能夠理解到這樣的層面。”

  石原心中嘆息,他倒不是理解不了何銳的理想。但是政治是經濟的延續,是無比嚴肅的事情。何銳的理想再高遠,也得面對冷酷的現實。

  但何銳問了,石原也不準備敷衍,他答道:“老師,以我對您的瞭解,您並不準備畫地為牢,所以我不認為市場會變得那麼巨大。因為現階段如果想停戰,您就必須承諾給歐美利益。把這部分利益劃分出去,市場規模就會小得多。”

  “我這次召開這個會議,就是要給歐美交個底。如果他們還是想以舊模式來瓜分市場,那就是他們錯誤理解了這次戰爭的目的與意義。新秩序並非掠奪的秩序,而是合作與發展的秩序。先進國家有義務幫助落後國家,還得是真正的幫助。所以我個人不是那麼樂觀,不認為和平就能降臨。

  因為我覺得歐美會很清楚,如果失去了亞非拉的市場,他們僅僅靠自己國內那點經濟。三年爆發一次小經濟危機,九年爆發一次大經濟危機。他們根本解決不了國內問題。”

  石原聽到這裡,嘆息一聲,“老師,我覺得您高看了歐美各國。您能理解這樣的未來,但是歐洲真的理解不了!除非徹底解放他們的本土,否則他們真的不相信您所說的是真的。”

  何銳覺得石原這種老派思維挺有趣,不過這種判斷也未必是錯的,便問道:“石原,你認為接下來鼓吹戰爭的主力會是各國資本?還是各國政客?還會是各國的民眾?”

  石原果斷答道:“我不知道誰支持,我只是知道,先退出戰爭的是各國資本,接下來是各國政客,最後才是各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