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754章 誰是黃雀(四)

  幫了忙的馬歇爾上將此時已經做好了被解職的可能。戰爭打到現在,美軍節節敗退。雖然從軍人的視角看,中國擊敗美國的手段並沒有任何戰術上的閃光點,完全是靠著硬實力與美國打消耗戰。由於中國補給線遠比美國短,美軍補給艱難,只能無奈的被中國給耗幹。

  坐上前往白宮的汽車,馬歇爾看著車窗外的街道兩邊的徵兵廣告,一個帶著美國國旗裝的老頭手指著外面,旁邊寫著“山姆大叔需要你!”

  馬歇爾原本欣賞不了這樣的徵兵海報,此時卻覺得美國的確需要更大量的軍人投入戰爭。從作戰將官的視角來看,中國單純的以多打少,倚強凌弱的戰役可以說是毫無亮點。但是從參謀長的視角看,能將自己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需要非常高明的參謀運作。中國戰役安排可謂處處都是亮點。

  美軍在西太平洋的戰敗並非是遭到偷襲,在過去幾年中,美軍不斷加強了西太平洋的防禦體系,以美軍的裝備質量與數量,尤其是空軍方面的力量,完全有可能打贏西歐戰役。而參與西歐戰役的英法德三國可是老牌的工業強國與軍事強國。

  即便準備的如此充分,美軍依舊戰敗了。而且敗的很慘,而且敗的明明白白。馬歇爾這幾天讓陸軍參謀部多次覆盤,試圖找出有可能翻盤的機會點。陸軍參謀部經過覆盤,發現美軍的表現可圈可點,麥克阿瑟的指揮毫無問題,如果換一位司令官,只怕輸得更慘。

  既然前線司令官表現的毫無問題,陸軍參謀部的戰前準備也十分充分,那就意味著陸軍參謀部對於戰爭的預判錯了。或者更直白的說,現在美軍最高司令官,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戰爭決定就是這場戰敗的原因。

  事情到了這個程度,馬歇爾認為羅斯福總統完全有可能為了保住他自己,而將馬歇爾作為替罪羊拋出去。就是有了這樣的認知,馬歇爾才會幫了溫賴特少將一把。反正自己非常有可能被解職,多扛這麼一點責任對於馬歇爾來說已經無關痛癢。

  在太平洋的西岸,何銳並沒有參與到軍委同志們的歡慶中,而是回到辦公室裡思考著戰爭的發展。雖然歷史絕非是一個靜態,而是不斷運行的動態。所以馬歇爾在歷史上留下大名,並不意味著美國軍隊中就真的沒有能夠超越馬歇爾的其他將軍。不過何銳還是期待馬歇爾被解職。

  在何銳看來,馬歇爾這個人的最大優點很可能是他的政治能力。以馬歇爾命名的馬歇爾計劃(themarshall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recovery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該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歐洲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1.5億美元,其中90%是贈予,10%為貸款。

  這個計劃實現了美國一直期待的對歐洲的控制,雖然這是美國政府的計劃,但是馬歇爾作為執行人,表現除了高超的政治能力。

  而另兩位身為軍人,卻在政治方面表現出色的是麥克阿瑟與艾森豪威爾。麥克阿瑟被稱為“五星天皇”,是真的幫助日本完成了國內的經濟改革,解決了日本的土地矛盾。加上麥克阿瑟將日本當做美國在朝鮮的物資供應基地,恢復了日本經濟,使得日本成為美國最有價值的盟友。

  艾森豪威爾作為美國總統,其政治力自然不差。而且艾森豪威爾有識人之明,選擇了尼克松作為副總統,培養出了尼克松這位極有作為的總統。

  如果沒有艾森豪威爾的相助,就尼克松這位長相不好看,性格乖張,很難與人合作的個性。怎麼都不可能成為美國總統。在不討普通人喜歡的方面,光看政治素人肯尼迪成功擊敗尼克松當選總統,就能理解尼克松到底多麼不討普通美國選民的喜愛。

  秘書看著何銳靜靜的思考,不敢上前打擾。突然聽到何銳哈的一聲笑出聲,秘書立刻站起身。就見何銳擺擺手,“沒事。”

  何銳只是想到自己此時還忍不住回想起過去,忍不住心生對自己的嘲笑。世界已經變了,當羅斯福都不得不選擇與希特勒合作,不久後會在同盟國元首會晤中與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見面。繼續沉迷過去毫無意義。

  而且何銳想到三巨頭會面的照片變成“四巨頭”,著實覺得十分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