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660章 友邦驚詫論(三)

  何銳當即答道:“同志們,我問個問題,袁世凱是哪裡人?”

  不少人聽到這話,都愕然了,因為大家並不知道。吳佩孚是老北洋出身,便答道:“袁世凱是河南人。”

  何銳又問道:“我是哪裡人?”

  與會同志都知道何銳是山東人,卻不知道何銳為什麼這麼問,所以沒人敢回答。

  何銳繼續說道:“我其實想問的是,大家能想象,未來的中國領導人是個緬甸地區的人,或者是阿薩姆地區的人麼?”

  一時間,大家都愣住了,搞不懂何銳到底是什麼意思。

  首發&:塔>-讀小說

  何銳等了片刻,見沒人回答,才解釋道:“中國的土地上,任何人成為領導,大家首先在意的並非此人在哪裡出生。因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的確存在一箇中華民族的血脈關係。正是基於這樣的血脈關係,才有英雄不問出處的文化共識。

  我可以確定,如果是某幾個出身緬甸或者阿薩姆地區的人,加入了我們的組織,以中國利益為最高的追求,他本人成為領導者,並不會引發什麼偏見。但是,同志們,一個地區卻不是如此。緬甸與阿薩姆地區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即便兼併了他們,首先經歷的是一個數十年上百年的文化改造。在幾十上百年中,上緬甸與阿薩姆,怎麼看待他們中不會出現中國領導者的事實。

  我再強調一次,方才很多同志並不知道袁世凱是哪裡人,因為此事並不重要。不管是袁世凱或者是大家,都不認為河南除了領導人有什麼好討論的,也不會認為山東、廣東、湖南出現了中國的領導人有什麼好訝異的。可緬甸與阿薩姆不一樣,兼併兩地,就意味著要給與那些地區的人民以中國的待遇。現階段,此事實現不了。既然實現不了,我們就完全沒有理由去做。”

  吳佩孚愣愣的聽著,他完全沒想到何銳竟然是以如此現實主義的視角看問題,而且是以如此冷酷的方式進行著判斷。對這樣的判斷方式,吳佩孚覺得自己完全能夠接受。

  等何銳說完,當即有人問道:“主席,緬甸與阿薩姆對我們來說很有價值。”

  何銳當即答道:“這兩個地區的產出和地理位置對我們很有價值。而地理位置的價值,更多是一種作戰出發地的價值。也就是說,大家認為我們的敵人是誰?為什麼一定要對敵人發動軍事打擊?如果不存在戰爭目的,這兩地的地理位置的價值就不存在。”

  這次暫時沒人提問了,因為何銳的反問戳到了大家最在意的點上。在座的所有人都覺得英國是中國的敵人,但是為什麼英國是中國的敵人,大家一時也沒辦法拿出一個非常系統的解釋。當然,沒有系統性的解釋,並不影響大家對英國的看法。只是想再提問,就得先給何銳提出的問題做出解答。

  於岑作為西南戰區司令,所設定的作戰目標主要就是英國。對於何銳的問題,於岑考慮過很多次,見沒人開口,於岑問道:“主席,這兩個地區的產出對我們的價值也很大。”

  “如果是經濟問題,自然有經濟的解決方法。到現在為止,我們建立的經濟貿易體系在這兩個地區進行很順利。不管是上緬甸的熱帶作物,還是阿薩姆地區特產的紅茶,都是以中國主導的貿易體系為主要貿易對象。我們很順暢的獲得了我們希望獲得的作物,而且這兩地的人民也通過經貿合作,收入大大提升,社會快速發展。這可比殖民體系要先進與文明的多。”

  於岑沒有反駁,因為何銳說的沒錯,西南地區與上緬甸與阿薩姆地區的經貿合作十分紅火。由於在當地執行了勞動者的最低工資以及最高工作時間的政策,以及農產品收購的保底價格,不少搞的非常好的農場收入甚至比西南地區的普通中國人都要高不少。這也導致了許多中國人到上緬甸與薩姆地區開辦農場,或者到農場去工作。這也使得西南戰區不得不抽調一些人力去做防偷渡的工作。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不過不反駁並不等於完全認同。因為於岑覺得中國對這兩個地區未免太好了。

  此時何銳又講述起來,“同志們,歐美在殖民地上橫徵暴斂,完全不顧殖民地人民的死活。更不用說顧及殖民地人民的發展。看著很威風,看著很爽快,實際上這是很沒效率的方式。剝削掠奪到如此地步,殖民地上存在的經濟運營方式必然是非常低端的。低端的運營方式註定不可能有什麼高收益。也就是說,越掠奪,殖民地越窮。殖民地越窮,就越沒有收益。這是一個很現實的經濟問題,也是殖民主義必然崩塌的根本原因。”

  吳佩孚聽何銳這麼說,當即問道:“主席,殖民主義者們搶了這麼多東西,他們怎麼可能崩潰呢?他們只會越來越富有。”

  何銳神色平淡,“富有麼?歐洲即便加上蘇聯,現在的人口也不到5億。那麼大一片土地,還搞了殖民主義。為什麼人口這麼少?我講一個數字,我們中國從1925年到現在,8年,人口已經增加了近兩億。如果歐洲真的很富有,人口怎麼都要比現在多一倍吧。大家準備怎麼解釋這個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