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650章 政冷經熱(十三)

  蘇聯分房子看人口,不看級別,級別決定有沒有專車,和安保措施。看一個州委書記的計劃清單,只是從待遇來說,級別高了,或許從物質上看,只是計劃給的待遇上只是多了一包煙。但是從福利上可就完全不同,休假去黑海,勞動模範有終身固定電影院,劇院座位,斯大林規定4年一輪換。

  所有的生產都與計劃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就展現出這麼奇特的局面。待遇未必高,但是與級別和審核的勞動水平掛鉤之後,福利令人羨慕的流口水。

  而且這種待遇不僅僅是針對於正常情況,特殊情況有另外補助。譬如,一個未婚的姑娘16歲生孩子,在中國的話,這可就是足以令家族蒙羞的大事。這女孩子的一生只怕都要完蛋了。

  但是在蘇聯,這種事情就呈現出另外的模樣。女孩子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請,懷孕期間不接受爸媽等一切親人資助,有國家為母子提供居住和生活的費用,生孩子住院等醫療費用由克格勃承擔。

  沒錯,這種意外件事不是民政部門負責,是由負責內務工作的克格勃這個部門負責的。

  孩子7個月起開始上幼兒園到大學畢業不用交學費,一個月單獨補助1000盧布,(一天3斤肉,麵包管夠,菜2道,外加一湯)每月總生活成本不足800盧布,多出來的200盧布買點衣服。

  16歲小姑娘的損失也就上學推遲一年,而且以後不好嫁人。但是蘇聯就是這樣,雖然對於混亂的男女關係也持負面評價,但是蘇聯缺乏人口,只要是蘇聯人民的孩子,就會得到照顧。

  這種環境下,蘇聯有沒有消費力,它真的有,還很強。但是從中國現在的政策角度來看,這種消費力與福利體系緊密結合。如果蘇聯不想提供這樣的福利,就不會相關的消費。

  長春汽車集團的上層本以為自己只是開一個擴大蘇聯市場的會議,卻不得不請了商務部的同志來專門講了兩天的課,才算對“蘇聯市場”有了一個大概的概念。

  長春企業集團發現,自己作為一個普通的企業,哪怕在東北地區的汽車市場上威風八面,但是在汽車銷售上卻對蘇聯毫無辦法。眼看著大肥肉在嘴邊,居然只能完全被動的接受蘇聯的訂單,心中雖然知道這是必然的,但是那種不甘心卻也在所難免。

  首發&:塔>-讀小說

  最後,集團只是做出了決定,“慢慢看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