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626章 競選(六)

  本不想深究,但是李成鋼沒忍住,問道:“總理,能不能說的更明白些?”

  塔讀@
  吳有平有些感嘆,“我們要在基礎建設上投入更多,才能給民眾一個相對公平的平臺。”

  這下李成鋼完全明白了。現在政府正在為麥客的生產服務,提供了很多組織上的幫助。想做到這點並不容易,需要大量的信息傳遞才能實現。當下信息傳遞的成本還是太高,讓很多想法無法實現。即便如此,國家提出的解決辦法,以及最近幾年大修公路,以及內燃機車的普及,也讓麥客們能夠乘坐客車出行,而不是如以往那樣靠兩條路走路。僅僅是這樣程度的變化,就是巨量資金投入的結果。

  至於增產所需要的水利、化肥等投入更是巨大。正是這樣巨大的投入,才能提供給麥客們收割的糧食。

  就在李成鋼心中感慨之時,就聽吳有平問道:“閒話說到這裡,咱們開始工作。”

  李成鋼趕緊整理心情,說道:“民政部已經給了我們要進口的糧食數量。商務部已經根據民政部的數字,制定了從英、法、美三國進口的糧食計劃,請總理過目。”

  吳有平沒立刻打開文件。即便是中國糧食增產到現在的程度,中國人民也只是餓不死,距離吃飽還有相當的距離。為了解決國內的糧食缺口問題,中國已經從蘇聯進口糧食。

  蘇聯也是社會主義國家,吳有平認為蘇聯自然會優先考慮國民的糧食供應。而且蘇聯的產糧區在東歐,如果想廉價運輸的話,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走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再通過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在敖德薩裝上糧食回到國內。

  這樣的一條最佳運輸線就需要中國有強大的運力,現階段中國的造船工業剛開始發力,雖然進步神速,但是積累還是不足。

  除了蘇聯之外,世界上糧食便宜的是英國和美國。美國就不用說了,大平原適合大規模種植,所以美國的糧食產量巨大。而且現在美國農產品價格極低,美國農民甚至沒有收割的慾望。據說美國國內內需不足,還出現了奶農把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的倒奶事件。根據中國情報收集體系得到的消息,這是各個農場主為了搶奪市場,傾倒了競爭對手家的牛奶……

  不管怎麼說,從美國進口糧食的價格非常低。加上航運成本,也比蘇聯的便宜。唯一問題只是要防止美國糧食內的各種有害生物。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另一個對中國非常划算的進口商是英國。英國本土的糧食價格並不便宜,英國人拿到的糧食是從印度徵收來的。英國和其他殖民國家一樣,在殖民地不幹人事。英國根本不在乎印度人民的死活,每年就是不斷徵糧,拿到國際市場上廉價銷售。所以英國手裡的糧食價格低,距離中國很近,很划算。

  至於法國,中國反倒是從法國本土購買糧食和肉類製品。原因很簡單,不是法國在殖民地就會幹人事,所以剝削不夠沉重。而是法國政府為了給本國人民提供高收入,所以用法國本土的市場價格從法國農民手裡購買糧食,賣給中國。這樣就提高了法國本土農民的收入。

  現在法國政府再也不是走馬燈一樣的更換,不管是法國政府還是法國人民,都很珍惜現在的穩定政治局面,再也不想面對之前幾十年的那種瘋狂更換。所以法國政府就花了大錢給法國人民提高收入。哪怕明知道法國糧食運到中國,毫無市場競爭力可言。但是法國政府還是堅定的幹了。

  中國也不算吃虧。法國政府作為回報,在法國本土以及殖民地都放開了不少中國商品的准入。

  當然這不等於說法國在殖民地就幹人事。法國和英國一樣,在殖民地還是不幹人事。一方面法國高價向中國出口糧食,同時法國從殖民地剝削來的糧食大量運到法國本土,向城市低收入階層提供廉價食物供應。

  英國剝奪印度的糧食,每年得餓死至少30萬印度人,災年的話餓死百萬印度人也不稀奇。法國的殖民地每年因為法國的政策被餓死幾萬總是有的。加上每年法國屠殺的殖民地人民,每年也得弄死15萬靠上的殖民地人民。

  所以吳有平對這個計劃很是牴觸,如果可以的話,吳有平並不想研究這些計劃。不過作為總理,吳有平最終還是打開了計劃書,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