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589章 中華民國政府很關注(一)

  馬龍副議長和法國上層一樣,這一年來為了能夠與中國更好的交流,的確補過一部分中國歷史知識,不過中國的歷史太久遠了,短期惡補只是讓他充分感受到中國歷史到底有多麼悠久漫長。至於印度支那北部的歷史,馬龍副議長真的是一無所知。唯一的概念,都來自於歐洲對中國的傳統看法。這種傳統看法又來自於阿拉伯人。

  在阿拉伯人的認知中,印度以東,波斯以北,就是中國。阿拉伯人還給中國起了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桃花石’。所以法國知道印度支那是中國的屬國,因為這塊地區位於印度與中國的南部,才會起名‘印度支那’。

  聽了何銳的話,馬龍副議長還是不太明白,不過他再次確定法國知識界對何銳的評價是對的。法國知識界認為,何銳是一位真正的學者,在政治、經濟、軍事、哲學等領域都有極為深厚的造詣,並且在這些領域中提出了非常具備穿透力的尖端理解。對於何銳隨口講述的該地區歷史,馬龍是帶著聽大學者講課的心態去聆聽的。攵學3肆

  何銳也看出了馬龍還是不太明白,就問道:“馬龍先生,您看過《高盧戰記》麼?”

  馬龍副議長一愣,心中竟然生出些慚愧。片刻後馬龍又想起何銳大學者的身份,慚愧也煙消雲散。搖搖頭,馬龍答道:“主席先生,我只是大概聽說過一點。我不能確定我聽說的部分是否是您想提及的部分。”

  “法國的概念並非源自查理曼大帝時代,在凱撒征服高盧地區的時候,他記錄了與不同的數十個上百個部落交戰的經歷。在那場征服開始前,高盧地區就有部落存在。隨著凱撒的征服戰爭,高盧部落戰敗,投降,反叛,最後爆發了阿萊西亞戰役。這場戰役中,出現了高盧部落的大聯合。雖然戰敗了,高盧這個概念在外敵的出現後開始形成。之後的高盧行省,更強化了這種概念。到了查理曼分封時代,高盧地區已經被其地區內部視為一個整體。歷經了凱撒、查理曼、以及百年戰爭。到了近600年前,法國的概念才真正形成。也就是說,國家的自我認知,是靠他我的出現來實現的。”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作為法國人,馬龍聽到這裡才算是明白了何銳到底想說什麼。雖然覺得印度支那不配與法國相比,但是國家自我認知靠的是作為外敵的他我出現而推動,馬龍完全贊同這個看法,甚至有了些念頭通達的爽快感。

  正有些開心,馬龍突然發現自己最初的不安以及牴觸的感覺不知何時完全消散。雖然何銳建議法國讓印度支那獨立的建議的確非常具有震撼力,但是現在馬龍並不害怕了。馬龍思考著自己的反應,很快確定了原因。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對何銳在政治上的信賴,何銳不會破壞他簽署的《中、英、法、荷確保東南亞地區勢力穩定協議》。而且馬龍也認為,與一位學者進行討論,學者提出一些具有震撼性的看法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於是馬龍繼續問道:“您認為印度支那地區必然要獲得完整的獨立麼?”

  何銳反問:“馬龍先生,您認為那些起義者是否清楚他們與法國以及印度支那地區的皇朝之間有著實力上的巨大差距?”

  馬龍副議長本想說點比較敷衍的話,但是面對何銳這樣的學者,他最終只能說道:“我認為他們知道。”

  何銳點點頭,“馬龍先生,我也這麼看。所以,身為法國人,您肯定能夠想象得出,這些起義者們與法國曆史上的起義者們抱持著同樣的信念。他們堅信,自己是在為國家而戰。”

  馬龍副議長不願意就這個問題談下去了。法國曆史上的起義者們被認為是法國的英雄,如果把法國起義者與印度支那起義者們等同,是馬龍決不能接受的事情。而且這個思路在法國政治上也是不能去談的。

  於是馬龍問道:“中國的建議,有沒有源自於中國本國的原因?”

  “東亞,緬甸,印度支那地區,都有著中國的一部分血統。他們歷史上屬於中華文明圈。從道義上,中國也不希望看到這些有著中國血脈的人民處於現在的位置。”

  馬龍完全能理解何銳的看法,地區血統在歐洲看來有著天然的正當性。他無法就中國的關注表達反對意見。於是馬龍問道:“中國決定做些什麼呢?”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何銳答道:“我們認為強化中法友好,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

  馬龍一愣,片刻後心中生出些感動。何銳果然如法國上層所判斷的那樣,是一位冷酷無情又值得信賴的頂級政治家。所以馬龍又問道:“您需要我把您的看法向法國轉達麼?”

  何銳爽快的答道:“我從不隱瞞我的看法。馬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