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506章 排華法案Vs排美法案(十)

不管是哪種詞彙,其實描述的都是相同的事情。從1927年往前看,何銳在過去12年中努力構建的中國地緣政治環境終於結出了成果。

與蘇聯建立安全互信後,使得漫長的北部邊境安全,對日本的進攻,打出了東北地區的安全。將北部與東北兩個方面的安全壓力降低到只需要50萬軍隊就可以維護,何銳才能對英國重拳出擊,打出了南部與西南的安全。並且解決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問題。

只要中國政府沒有傻到搞‘遠交近攻’的政策,中國在任何一個方向上都是安全的。外部的安全以及內部經過土改的資產重組,正是全力發展經濟的好時機。而且何銳政府正在竭盡全力搞經濟,並且開始有了非常好的進展。

既然已經有了現在的地緣環境,莫里循也就沒興趣深究,他提出了自己關心的問題,“主席,難道蘇聯現階段的政策就是最適合蘇聯的政策麼?我的確感覺到了蘇聯國內的旺盛生命力,但是總感覺這種生命力有些……隨心所欲。”

“隨心所欲……哈哈!”何銳被逗樂了。

吳有平雖然沒怎麼和蘇聯直接接觸,但是吳有平卻非常認同‘隨心所欲’的評價,忍不住吐槽起來,“蘇聯幹部的確自由散漫。不過這可能與他們在科學思維工業思維上的積累不足有關。當然了,我們也面對這樣的問題。咱們的幹部和蘇聯比,半斤八兩吧。”

何銳倒是很看得開,“這個問題只能通過培訓來解決。搞工業絕不存在什麼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的說法。沒吃過豬肉,就是不知道豬肉什麼味道。所以說,現階段要多向歐洲派留學生,留學生畢業後,如果有機會在歐洲公司工作實習,就安排一下。我們也要組織幹部到歐洲考察。”

莫里循對於何銳的冷靜非常欣賞,他對於中國幹部們的水平也有足夠的瞭解。雖然中國幹部們都很努力的工作,但是不少幹部即便是學習了現代工業的理念,但是在實踐中因為缺乏足夠的工業環境,所以還是不太能理解工業發展的內在邏輯。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但莫里循覺得自己不方便這麼評價,也不必要評價。在中國的幾十年時間中,何銳政府已經是莫里循所見到過的對於工業認知最深刻的政府。由於中國政府與英國政府存在制度上的不同,對於整個社會有著巨大領導責任的中國政府,本就需要更強大的知識儲備以及理解能力。那些官員要對整個地區的所有產業有足夠的協調能力。而有這樣能力的人,在英國就不僅僅是官員,甚至不是貴族,而是一種擁有更巨大現實權力的管理者。

吳有平就沒這方面的顧慮,他答道:“主席,你若是想這樣,只怕要先去歐洲出訪。”

“放心,我覺得不會太久。”何銳自信的答道。

“願聞其詳。”吳有平來了興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