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505章 排華法案Vs排美法案(九)

在納爾遜看來,何銳認清了‘排華法案’是中美全面交流的根本性障礙。如果真的想營造長期中美友好,就必須先徹底解決排華法案。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當然,納爾遜也考慮過自己的想法是否一廂情願,但是從何銳過往的種種來看,納爾遜個人比較樂觀。

幾天後,美國駐華大使納爾遜·詹森頻繁拜訪中國赴美留學生身份官員的報告就出現在外交部長顏惠慶面前。顏惠慶對此不置可否,心裡面倒是有點期待著傢伙能夠搞出來些名堂。

秘書則問道:“要不要送給主席?”

顏惠慶想了想,最終表示,“先不用。”

等秘書出去,顏惠慶考慮著未來的可能性。中美都是大國,制定大國戰略,存在內部爭議大,制定時間長的問題。但是大國戰略一旦確定,同樣很難改變。

當下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十分高漲。尤其是美國在歐洲大戰的殘酷戰爭中付出了相當大的傷亡,而戰後遭到英法排擠。美國人曾經認為,經過這場殘酷的大戰,付出了巨大代價的美國應該獲得世界舞臺上的發言權。

那時候的美國意氣風發,普遍認為除了北美之外,美國還有廣闊的空間。這種對未來的想象促使美國向未知的世界前進。然而現實中,歐洲雖然承認美國是一個世界性大國,卻將美國排擠在核心之外。當美好想象落空後,美國孤立主義情緒進一步增強。

所以美國對華態度的改變,意味著美國的世界戰略會不會改變。如果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情緒依舊強烈,出於貿易關係,美國應該能夠廢除排華法案。但是中美關係不會出現根本性變化。

當然,顏惠慶也沒有真的十分期待美國的徹底變化。畢竟,何銳期望的是建設中國主導的未來世界新秩序,本來就沒考慮將美國納入其中。如果美國真的主動退出世界爭霸的舞臺,對中國來說絕不是壞事。

想到這裡,顏惠慶放下了對美國的思考,而是研究起了其他方向的外交工作。遍觀現在的世界,能與中國建立友好關係的國家不多,蘇聯已經是中國的友好國家,日本也正在向中國友好國家發展,接下來就該輪到法國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