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498章 排華法案Vs排美法案(二)

尤其是那些在華的外國記者,中國的行動是公開的,他們不僅拍了照片,更是寫下了各種或者嚴肅或者調侃的新聞報道。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太平洋西岸列強中國與太平洋東岸的列強美國之間爆發的衝突,都對世界秩序造成了強烈的衝擊。

泰晤士報記者的新聞就很樂觀,‘……中美之間的衝突源自《排華法案》,這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限制某個種族的交流為目的法律。從任何角度來看,這都充滿了侮辱性。

至於美國會有什麼反應,會不會爆發中美之間的戰爭,本報認為,這種風險很低。按照《華盛頓海軍條約》中各國海軍噸位的比例,美國擁有與大英帝國同樣的份額。以艦隊的數量與質量來看,美國無疑擁有世界第二強大的艦隊。但是現在的中國政府並非滿清政府,也不是北洋政府。美國的海軍完全沒辦法真正威脅到中國。所以對中國採取軍事行動,是愚蠢的選擇。

中美矛盾的激化會不會造成地區局勢惡化?本報也認為不可能。中美之間最大的經濟關係是貿易關係,美國商品一直嘗試完全打開中國市場,中國商品的競爭力遠不如美國。貿易中斷,對於中美兩國的影響都不大,對於周邊國家的影響力也不大。只要不爆發戰爭,這場貿易戰並不會改變宏觀局勢……’

法國‘費加羅報’的評價更是樂觀,‘……與中美貿易相比,中法之間貿易悠久的多。法國作為世界上頂尖的工業國,有著先進的工業,以及深厚的積累。美國從法國盜取了大量技術,同時利用其運輸上的便利,在中國市場上獲得了不應有的份額。

現在,法國無疑是中國最合適的貿易對象。中國有著廣大與充滿活力的人口,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市場。法國決不能再失去這樣的機會。無數法國工廠所需要的訂單,都需要從中國獲得……’

5月1日,白宮發言人向著記者們做了簡短的發言,‘美國政府對於中國政府的行動表達關切,並且強烈的反對中國政府的無禮行為。’

說完,也不管後面記者們紛紛要求提問,就轉身離開。

《今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等資深財經與政論媒體則在報道中一針見血的指出,‘……中美之間的衝突並非是一場意氣之爭,而是深刻的經濟鬥爭。如果這場鬥爭不能得到解決,美國所有打開中國市場的努力都會以失敗告終,中美貿易可能歸零。’

晚了10個小時,中國外交部的記者招待會上,大量美國記者爭先恐後的請求獲得發言機會,最終是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得到了提問的機會,記者當即用機關槍一樣的語速問道,“請問中國方面對美國的行動是為了報復《排華法案》麼?”

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聽到這話,輕鬆的笑道:“《排華法案》是美國國內的法律,中國不干涉美國內政。我再次聲明,中國的所有行動與《排華法案》無關!”

5月3日,《華爾街日報》報道了這次記者招待會的全部內容後,明確給出了觀點,‘基於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發言,我們可以確定,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了!’

1秒記住:。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