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476章 日本の未來(六)

  現在,何銳花了12年時間完成了中國革命的第一階段,也為日本革命完成了外部條件。石原與平豐盛能否在日本國內成功發動與完成革命,何銳只能期待與祝福了。

  2月22日,中國政府正式公佈了大裁軍計劃。第二天,2月23日,法國政府對於中國政府的大裁軍計劃表達了讚賞,《費加羅報》用頭版頭條介紹了此事,並且在新聞評論中寫到,‘中國政府的裁軍計劃無疑有利於世界和平。雖然156萬常備軍的絕對數字的確會令歐洲國家感到恐懼,但是考慮到中國近12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來說,維持156萬常備軍就不那麼駭人聽聞。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app愛讀小說閱讀最新章節。

  再考慮到中國周邊國家,蘇聯紅軍數量在200萬左右,日本陸軍數量保持在29萬,加上數十萬虎視眈眈的英印軍,156萬常備軍是一個合理的數字。

  但是我報會繼續關注中國裁軍情況。期待中國政府能夠如他們所說的那樣,按照他們制定的時間表,將現在540玩的軍隊裁剪到156萬的合理規模……’

  英國報紙也很關注此事,但是英國報紙難免陰陽怪氣,表示中國軍隊的大部分兵力應該放在東北與西北,以應對蘇聯的壓力。

  2月24日,蘇聯駐華大使莫洛托夫在約定時間走進何銳的會客室。裡面的門一開,何銳走了出來。莫洛托夫上前與何銳握手,隨即說道:“何主席,在共青團報上發表的文章,是共產國際季米特洛夫的個人看法,並不代表蘇共中央的態度。”

  塔讀@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莫洛托夫此行求見何銳,要向何銳轉交斯大林同志的親筆信。把信交給何銳後,莫洛托夫向何銳講述了蘇聯政治局對中蘇邊境非軍事化的高度評價。

  何銳靜靜的聽完,才說道:“我們希望中蘇邊境永遠能夠成為非軍事區。中蘇的和平關係雖然不針對第三方,但是中蘇互相之間不構成安全威脅,不僅有利於中蘇兩國,也有利於世界穩定。”

  莫洛托夫對此表示完全贊同,之後莫洛托夫又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最近英法報紙宣傳蘇聯擁有200萬軍隊,是純粹的編造。現在蘇聯紅軍的數量只有60萬,而且蘇聯紅軍是防禦性質的。”

  何銳知道這話算是半真半假,如果是完全的常備軍,蘇聯紅軍在1927年或許真的只有60萬。但是那些隨時可以徵召入伍的人數或許還是有200萬。但這些對中國來說無所謂,只要斯大林還在執政,以斯大林同志的戰略水平,蘇聯的戰略優先度就很明確。東歐第一,中歐與北歐分屬第二、第三位。高加索與中亞地區第四,遠東地區最末。

  只要遠東沒有面對真正的壓力,斯大林同志是不會把蘇聯紅軍派遣到遠東地區空耗資源。

  談完這些安全問題,莫洛托夫才說起1927年第二季度的中蘇進出口。蘇聯對於中國大規模成套的採礦設備,以及超臨界火力發電站技術非常感興趣。希望能夠在這方面加深合作。

  “莫洛托夫同志,我們當然願意與蘇聯在這方面進行合作。包括出售專利。而且我們有一個想法,希望在出售專利後,從蘇聯進口一部分此類設備。”

  聽何銳這麼講,莫洛托夫更來了興趣。他明亮的眸子盯著何銳,希望能夠聽何銳說的更清晰一些。

  何銳也不準備說的很含糊,就做了進一步解釋。中國對蘇聯進行專利授權,並且幫助蘇聯建設生產這些大型設備的工廠。等這些工廠設備建成後,中國還會向這些共產下訂單,購買這些工廠生產的設備。

  說完這些,何銳解釋道:“從沙皇俄國時期,俄羅斯在重工業方面就有很多研究積累。中國雖然也在努力建設,但是我們的底子很薄,產能不足。所以我們希望與蘇聯在這些重工業領域進行合作。”

  塔讀^小說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聽到這話,在旁邊的外交部長顏惠慶心中很是不解。如果進口先進技術,為何不去與歐美合作,而是選擇技術遠不如歐美的蘇聯呢?

  但何銳既然這麼講,而且是在這樣正式的場合講,顏惠慶能確定,何銳絕不是一時興起。而何銳的決定,就是中央政府的決定。顏惠慶沒有插話。

  會面就在這樣友好的氛圍中進行下去,莫洛托夫表現得非常友好,但他心中也生出了與顏惠慶差不多的問題。為什麼何銳竟然如此友好的要與蘇聯合作。莫洛托夫沒有權力拒絕或者同意,他只能把何銳的想法轉達給蘇共政治局。

  會面剛結束,有人送來一份電報,何銳看完後神色嚴肅。顏惠慶不知道是什麼事讓何銳這麼認真。但何銳沒有和他談的意思,顏惠慶就準備當沒看到。

  然後就聽何銳問道:“顏部長,朝鮮爆發起義了。”

  顏惠慶一愣,心中有些高興。但是看何銳的神色,卻不知道何銳為何看起來沒有人和高興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