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452章 中英經濟與中英戰爭(十二)

  於岑覺得自己的計劃應該是得到了鍾義府的認同,連忙轉回身。就聽鍾義府問道:“於師長,諸葛明出祁山,到底都做了些什麼?”

  “七擒孟獲。”於岑隨口答道。說完,他才發現不對。鍾義府問的是出祁山,而不是徵南蠻。於是連忙糾正道:“不是七擒孟獲。我想著在緬甸打仗,想岔了。”

  說完,於岑又想了想,說道:“失街亭,斬馬謖,木牛流馬,屯田,空城計,上方谷……”

  “等等。屯田是怎麼回事?”鍾義府問道。

  於岑不知道鍾義府怎麼對屯田感興趣,卻認真解釋道:“諸葛亮出祁山後,軍糧運輸不便,就在當地屯田,與百姓約定糧食分配。之後司馬懿打過來,以空城計嚇退司馬懿。”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明白了。你先回去吧。”鍾義府命道。

  等於岑離開,鍾義府稍加思考,就確定了吳有平那封莫名其妙的電報是什麼意思。

  打仗靠的是物資,也就是農耕階段說的‘錢糧’。緬甸盛產柚木等高級木材以及紅寶石,阿薩姆地區則盛產茶葉。商務部,農業部,對此自然有看法。

  只要把道路修通,非常多的商品就能通過滇緬公路運到中國來。茶葉是高利潤產業,自不用說。負責經濟的部門自有人前來帶話,後勤部門向鍾義府彙報,鍾義府當時就表示‘不想聽’。隨即有告訴後勤部門的同志,“我們只用管有沒有超出預算。”

  經濟工作本就是吳有平負責,吳有平應該知道這些事。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相當值得玩味,鍾義府個人並沒有說過他並不想在戰爭結束後把緬甸作為籌碼,交還給英國。

  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為了緬甸付出太多,更因為鍾義府在緬甸視察過後發現,與緬甸接壤的雲南省在中國都屬於窮困省份。與雲南比,緬甸還要再窮些。如果把緬甸交還給英國,等於親手把緬甸人民送回到火坑裡。不佔領印度,鍾義府還能接受。因為到現在為止,國防軍並沒有在印度建立起新政府。但上緬甸地區已經阿薩姆地區已經建立起了新的管理當局,除非將這些人帶回中國,否則國防軍一旦撤出,加入管理當局的緬甸本地革命者就會被英國人屠殺。

  吳有平的電報只怕是在很有分寸的在提醒鍾義府。即便知道這些,鍾義府卻還是不肯放棄。背信棄義,把革命者推入火坑,鍾義府無法接受自己做出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