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374章 順流而下(四)

  只要就業機會增加,在農業人口占中國80%以上的當下,人民收入就能提升。人們收入提升,消費力就上去了,這是新的經濟思路。

  張瑜繼續講述著工作進展,“陝西也不都是千溝萬壑,不過完整的平地早就分了,咱們兩千多幹部到的地方都是很糟糕的地方。同志們帶著村裡的6+5打出壩來,百姓很不以為然。”

  所謂6+5,是在東北時期總結出來的經驗。指的是3個臨時村長+3個民兵隊長,一共6個人。每個村5個民兵,就是6+5。這麼安排的原因是村長和民兵隊長要不斷輪換接受培訓,為了保持管理的持續以及人力持續,要有這麼一個數量。

  最初的時候組織上也沒想那麼多,現在就發現這麼組織的話,能夠很快完成人力的集中。而這樣的人力調配明顯給陝西本地提供了更多的好處。在溝裡修土堤壩,需要不少的人力。這6+5恰好提供了勉強能夠完成工作的人力,加上派下去的幹部,一個村很容易就能集結起20多號壯勞力。

  “去年春天雨季到來,各地老鄉都站在山樑上看著熱鬧。真的是特麼……真的是站在江邊看船翻。老鄉們議論紛紛,覺得那些堤壩一定會被山洪沖垮。結果堤壩挺住了,當年就淤出一片良田。老鄉剛開始都覺得這種‘生地’沒法種,同志們借了牲口去種地,秋後的確豐收了,老鄉們才信了。”張瑜說完,就看向吳有平。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生地……陝西的土地真的有這麼好?”吳有平對此也很在意。按照中國的傳統,土地得耕種幾年才能變成‘熟地’,糧食產量才會穩定。頭一年開出來的土地叫做‘生地’,往往種不出什麼東西來。

  “我也沒想到那是真的。”張瑜感嘆道。不過此時張瑜想說的和這‘生地’有關係,但是與生地本身無關。

  “總理,這些地開出來之後,第一年的糧食自然是被6+5給分了。陝西省政府的同志們討論過之後,想幹兩件事。一件事是發動群眾修水利,另外一件事是想把開出來的地上的收成中拿出三成給開地的群眾。不過有同志說,這些風險讓政府承擔了。不知道總理怎麼看?”

  這話說的就太過於含糊,吳有平只能追問道:“你說的這三成是指開荒的三年不納稅麼?還是第一年就已經收稅了,除了收稅之後的三成?”

  張瑜趕緊解釋,“去年那些地都是咱們的同志開出來的,若是不納稅,完全不合適。但是之後開出來的地,就是老鄉們開出來的。而且老鄉們現在也有顧慮,只是覺得這些土地管用,但是不知道以後會咋樣。所以,我們想著直接從財政裡面支出修建堤壩的錢,地淤出來之後,由專門種地的老鄉來耕種。年底的時候,看看收成再來收稅。”

  吳有平聽了之後覺得張瑜這廝太狡猾,這就是變相的要預算。當然了,吳有平也知道自己肯定要同意這筆預算。從新的經濟思路角度看,這筆錢的確提供了就業機會,還提升了糧食產量。

  所以吳有平不置可否,而是問了張瑜說出的另外一個問題,“你們準備今年就發動群眾修水利?”

  張瑜見吳有平神色認真,便坐直了身體,“陝西這地方非得下大力氣才能有改變,休養生息對這地方未必合適。”

  一時間,會場裡的氣氛就凝重起來。大家都不吭聲,都等著別人先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