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252章 長津湖(二)

    鄭四郎聽得津津有味,這流程與東北軍幾乎一模一樣。

    “22點後,陸軍部已經明白了海軍部的運力上限。然後有可能嘲諷海軍部費拉不堪。而海軍部則心中暗罵陸軍馬鹿。雙方各自向上級彙報,到了24點後,也就是8日0點,雙方大概達成了妥協,先盡力將一個旅團向關東州運。”

    鄭四郎插話進來,“主席,一個旅團的兵力好像不夠用吧?”

    親自指揮了這場戰役,鄭四郎對於兵力在高強度高烈度戰爭下的消耗速度有了親身體會。

    何銳笑了笑,“這是一個折中方案。四郎,我們討論過,對於一個正常的有專業性體系,遇到問題會提出上中下三策。下策是基於絕對的現實條件制定的應對措施,被視為保守。中策是基於平衡了各方需求後提出的方案。上策則是基於對自己的優勢,制定的高風險高收益的方案。從歷史經驗看,只要是一個正常的專業性機構,執行下策和執行上策未必能說誰更好些,但是最糟糕的無疑是中策。”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鄭四郎點點頭,覺得這番討論過的話與此次戰役相對照,有種別樣的感受。原本的感覺與現在就差了很多。

    “下策是儘可能的客觀。上策則是非常主觀,卻有著強烈的主觀能動性。中策的問題不是制定者能力不足,而是中策本身就是各方妥協的結果,牽扯太多利益在裡面,脫離現實太遠,又非常不純粹。譬如,如果日軍以快速軍艦,在48小時內緊急運來4-6個只攜帶了輕武器和少量炮擊炮的大隊,而日軍的戰列艦開過來,與旅順要塞組成火力防禦體系,阻止我軍佔領旅順港口。你覺得對戰局影響多大?”

    鄭四郎稍微一想,立刻答道:“光是那些輕步兵填戰壕,就能拖延我們四五個小時。如果有日本戰列艦參與防禦,我們攻克旅順港口會極為困難。只怕72小時內無法完成。”

    何銳點點頭,“但是,海軍為了運輸這點兵力,消耗掉的物資能值幾噸黃金。海軍大臣要跳著腳罵!這樣的計劃,在海軍參謀部,就是軍令部,立刻會被否決。是的,現在我們知道了,那點兵力的確能起到作用,但是當時誰能確定,必須耗費這樣的資源執行如此激進的方案。”

    鄭四郎此時才明白,何銳為何要親自前來。如果日軍真的做出這樣的反應,何銳就會用處應對手段。這些無疑是絕密計劃,鄭四郎都不可能被授權知道的計劃。

    “主席,到了8日0點後呢?”鄭四郎追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