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201章 白俄臨時政府(一)

    而且《東北日報》的行動十分迅捷。面對此次旱災,邀請了水利廳長盧道明做了專訪,又把專訪分成了好幾期。分別介紹了整個遼東半島的水利建設,其中自然要提及水源。

    但是能驚動到日本駐朝鮮總督派人起來,何銳覺得還是有些意外。

    既然對方代表著朝鮮總督齋藤實前來‘關注’,何銳只是告訴對方,“我們這邊剛開始修建,工地都沒劃分好,修建完畢更是幾年後的事情。在過程中再進行溝通吧。而且我方的工程建設是由麻省理工大學畢業的水利專家盧道明先生負責,我認為他一定會充分考慮到朝鮮邊境地區的用水需求。請回去告訴齋藤總督,在水利這種高度專業化的工程商,我們必須相信專家。”

    試著小林旬想過各種可能得到的回答,卻沒想到何銳居然把話扯到了專家身上,登時就愣了愣。不過小林旬也沒有遲疑太久,他幾乎是立刻反應過來,“請問閣下,我們能否派遣日本專家前來與盧道明閣下討論呢?”

    何銳面露笑意,“我們歡迎日本專家前來參與水利項目的設計和討論。這種工作需要的是更多專業人士的參與,有了專業的建議,才有專業的水利設施。”

    小林旬並沒有因為何銳的表態而高興,反倒更緊張起來。大人物們,尤其是何銳這樣的大人物豈是好想與的。他們越是客氣,就越是危險。

    果然,何銳繼續說道:“不過救災如救火,討論歸討論,水利項目已經要開始了。請回去告知齋藤閣下,我們也需要向東北人民有所交代。”

    小林旬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何銳的決定,只能禮貌的應了一聲。

    送走了日本駐朝鮮總督齋藤實派來的使者,何銳有些不解。為何連齋藤實這個駐朝鮮總督都派來了人,何銳認為應該更快就有反應的關東州卻毫無反應。

    關於糧食出口關稅增加一倍的事情,一部分是針對高爾察克,另外一部分就是針對關東州。關東州位於遼東半島的南端,北邊是受災的遼寧省南部,南邊是受災的山東半島。根據情報,關東州的糧食就從南北這兩個地區購買,現在山東地區糧價暴漲,何銳再把糧價增加一倍,關東州糧價漲三倍都不稀奇。

    可關東州到現在都沒反應,著實有些奇怪。難道關東州這次準備從日本本土進口糧食,向關東州本地居民提供糧食麼?

    何銳沒想到,自己其實是誤解了。關東州此時沒動靜,很大原因是何銳的老師,上一任日本陸軍大學校長河合操中將正在赴任的路上,關東州此時正處於一個權力過度期,兩位關東軍司令都不在關東州。

    這兩位關東軍司令此時也沒有到關東州主持局面的打算,他們都在東北總參謀部參加最新戰爭進程的討論。

    俄國戰敗了。

    1920年8月10日,俄軍的哥薩克人越過維斯瓦河,企圖在主力從東面展開進攻時從西面攻佔華沙。8月13日,俄軍的初次攻勢被擊退。波蘭第一軍團抵擋了向華沙的直接進攻,又阻止了向拉濟明的進攻。

    蘇軍總司令圖哈切夫斯基認為一切按自己計劃進行,但波蘭方面已經破譯蘇軍的無線電通信,使圖哈切夫斯基跌進畢蘇斯基及其參謀長羅薩東斯基(tadeuszrozwadowski)佈下的圈套。在北面,蘇軍越過維斯瓦河後,正進入一個波軍兵力薄弱的真空地帶。在將會決定戰爭勝負的華沙南面,圖哈切夫斯基只部署少量兵力去據守連接西北方面軍與西南方面軍的中間地區。另外,布瓊尼的第一騎兵集團軍在利沃夫受阻。

    在一日之內,蘇軍朝華沙及莫德林的推進停止,隨後變成撤退。第五軍團以閃電般的行動驅趕筋疲力盡的蘇軍。波軍在一天內前進30公里,把蘇軍在北方的包抄攻勢瓦解。到了8月16日,畢蘇斯基指揮後備軍全面投入反攻。波軍貫徹了畢氏的計劃,從南面出擊,找到敵軍方面軍之間的巨大缺口。

    波軍兩支部隊繼續向北追擊,到達圖哈切夫斯基部的後方,8月18日把其大部份部隊包圍。

    在同一天,遠在明斯克的圖哈切夫斯基終於明白蘇軍已經大敗,下令他的餘部後撤及重新整編,可是前方不是太遲才收到命令就是根本收不到命令。在前線中央的蘇軍陷入一片混亂。圖哈切夫斯基下令全軍向布格河撤退,可那時他根本無法與大部份在華沙附近的主力部隊聯絡,所有計劃因為通訊問題而變得亂七八糟。蘇軍沒有秩序地後撤,各個師陷入恐慌及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