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111章 為了戰爭為了勝利(二)

    但是當下的局面讓坂田敬二感受到了不安。何銳給坂田敬二的不僅有一份日本的手寫綱領,還有一份中文的簡述。

    雖然讀起來很吃力,坂田敬二還是竭盡全力仔細讀過,並且覺得自己懂了個七七八八。土改分地已經明確的農村稅收帶給東北民眾的是三七開的糧食稅收。

    在日本也大概是三七開,但東北現在是人民拿七,國家拿三,並且沒有地主從中收取地租。在日本,這個比例是倒過來的,人民也就拿到三成的糧食收穫,其他七成都被政府和地主拿走了。

    坂田敬二並不敢完全相信何銳一年就能做到這般地步,但是眼見日本租界裡面的人口流動,他不得不承認這很有可能是真的。

    正如何銳所說,土改的目的與道德無關,而是理順生產關係,消除社會矛盾。當東北地方政府能夠提供更好生活的時候,中國東北的民眾自然要到更好生活的所在。

    想到這裡,坂田敬二找人換了身中國民間穿的衣服,決定到租界外的四平城去看看。

    何銳曾經在東京向日本青年軍官們描述過一個新生活,現在就該看看何銳到底能否實現這樣生活的時候了。

    但要踏過那條其實沒啥阻攔的租界與中國國土的線時,坂田敬二忍不住有些遲疑。如果何銳所說的真能實現的話,坂田敬二是該高興還是該不高興?

    身為日本陸軍大學的畢業生,坂田對於如何判斷戰略局勢有心得。英國能夠在歐洲擁有巨大的優勢,是因為英國可以充分利用分裂的歐洲局面進行操控。把所謂的中立政策運用到極限。

    但是在亞洲,日本幾千年都是一個小國,是因為臨近的大陸被強大的中國統一,日本作為域外國家,根本沒有插手的空間。

    這就是臨近大陸的海島國家的命運。再向上推2000年,那時候歐洲大陸上是羅馬帝國與北方的日耳曼蠻族。英國本土也不過是一個蠻荒的所在,任由各路人馬進進出出。

    如果何銳讓中國強大起來了,而何銳本人並沒有執行他在東京向一種青年軍人們講述的全新的文明模式,那麼日本的命運只有一個,就是被強大的中國碾碎。

    想到這裡,本該輕盈的腳步就變得無比沉重,但本田敬二依舊踏出了這一步,邁進了中國東北政府控制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