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109章 東北一五計劃(十二)

    說到這裡,何銳看到一眾失望的神色,忍不住笑道:“大家都覺得四平條件並不是很好,這是正確的想法,東北這麼大,有的是比四平更適合建設工業體系的地方。現在不這麼做,只是因為時機不成熟。我只能說,四平的工業門類會增加,但是規模不會繼續擴大。與之相應的,在保證了安全的情況下,各個城市的工業規模都會達到該有的程度。”

    雖然何銳的回答並不令人完全滿意,但是三個省會城市的領導幹部們神色中都有著欣喜。至少大家有盼頭了!

    黨代會結束後,各個代表們又留在四平休息了幾天。最近半年的工作真的把大家累壞了,此時能聚在一起,也不想立刻就各奔東西。

    但何銳就沒這閒暇,他返回奉天,接受了《朝日新聞》與《讀賣新聞》記者的專訪。

    兩家報社的記者也算是熟面孔,朝日新聞的武田記者見到何銳,問候之後就感嘆道:“閣下離開日本之後,《軍魂》就遠沒有以前好看,現在已經停刊了。”

    讀賣新聞的上杉記者也有同樣的感慨,不過上杉記者並沒有留戀過去,他感嘆道:“閣下在七月的專訪,反響非常好。尤其是閣下對於日德蘭大海戰的評價,得到了極高評價。德國艦隊的奮戰,也不過是監獄中囚徒對看守的一次猛烈進攻,並沒有改變德國海軍的戰略局面。即便戰果再輝煌,也於事無補。不知閣下對中國加入協約國是如何判斷?”

    “兩位知道的,我一直呼籲中國中央政府儘快加入協約國。雖然我在中央並無發言權,但是就我聽到的零星消息,黎元洪大總統有可能在近期宣佈這個消息。”

    兩位記者的眼睛亮了,武田趕緊追問道:“這消息屬實麼?”

    何銳笑道:“我也只是聽說而已。不過我在國內報紙上已經多次呼籲,也上書給黎元洪大總統。想來大總統總是能夠有所思考。”

    袁世凱死後的第二天,根據他制定的繼任者名單,其中排名第一位的黎元洪繼任民國大總統。身為武昌起義後被強行帶出來主張局面的大人物,黎元洪的確是此時最適合的人選。

    不過黎元洪接下來所做的就是想通過承辦洪憲帝制的責任人,順道推翻北洋制度。這就遭到了北洋整體的反對。

    所以何銳所說的內容是真的,因為何銳的確在報紙上發表文章,給黎元洪等人上書。但是何銳一點都不信自己的話真的能有這麼大的效果。

    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因為何銳想獲得協約國的認同而已。

    採訪結束後,送走了記者,法國商人馬格隆前來拜訪,一見到何銳,他立刻興奮的說道:“閣下,可以大規模生產了。”

    “哦?”何銳有些不太敢完全相信馬格隆的能量,畢竟這是軍火,俄國制式步槍的訂單的確有不少風險。

    馬格隆看出何銳的心思,他繼續說道:“設備已經開始生產,如果不是南部的工廠水平不如北部,現在就應該到了。不過請閣下放心,很多人非常欣賞閣下對加入協約國的誠意,認同閣下現在擁有的生產能力,願意與閣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