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 作品

第485章,吐蕃環甲

吐蕃軍隊開始追逐時,並沒有用弓箭,因為鏁子甲“鎧如環鎖,射不可入”,這麼遠距離上射了也是白白浪費箭矢。

當然鏁子甲也只能防遠距離的弓箭不能防近距離的弩箭,不然吐蕃具裝騎兵就不會在湟源被唐軍勁弩射得全軍盡沒了。此刻吐蕃軍見江朔和拓跋乞梅身上沒了鎧甲,立刻改變策略,向他們射起箭來。

只聽“嘣”“嘣”弓弦聲響連綿不絕,數百支羽箭一齊射來,場面蔚為壯觀,江朔功夫再好,也難以盡數擊落,拓跋乞梅喊道:“往左往左!”

二人一邊用各自的武器撥打羽箭,一邊策馬向左

飛奔,這才避開了這一輪飛箭的攢射。

不想吐蕃人的射箭方式先當詭詐,此前射箭的只是追兵的十之二三,待江朔和拓跋乞梅向左馳出之後,領軍將領立刻高聲呼喊,讓上一輪未射箭的騎士朝著二人躲避的方向再次開弓射擊。

這次二人更加慌亂,拓跋乞梅的兵刃本就是長柄藥鋤,江朔則將七星寶劍的劍與鞘首尾相連在一起,組成一把斬馬刀樣子的兵器。二人將手中長柄武器輪轉如飛,拼命磕打,才將羽箭盡數打落。

二人脫了鎧甲雖然馬跑得更快了,但也畏懼箭矢,別說人,就是馬,被射中一箭也是凶多吉少,因此二人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拼命轉動武器,才能將將自保。

就在二人手忙腳亂再度變相之際,吐蕃人的第三輪弓矢又到了。

然而這還不算完,三輪射罷,第一輪射箭的吐蕃武士已重新扣箭,再次向二人射出箭矢。

吐蕃兵制有“五如六十一東岱”,一個“東岱”就是一個千人隊,其指揮官稱為“東本”,因此“五如六十一東岱”就是吐蕃全國精銳就是六萬一千人。

“五如”代表是一方,其中伍如、約如、葉如、如拉在吐蕃腹地,此四如又分上下支,蘇毗如在吐蕃之北,只有一支,故而實際是九如六十一東岱。

蘇毗如在北地,所領軍卒最少,卻極是強悍,這一個“東岱”的弓騎兵便來自蘇毗如,堪稱是吐蕃最強一軍,

他們的領軍將領也十分有智謀,他見江朔等二人不但馬快手上功夫更好,便命令眾騎士以弓箭三段射之,就算射不死他二人,也要先將他們累個半死,再短兵相接時就不怕他們反抗了。

江朔和拓跋乞梅如何不知道吐蕃將領的心思,但他們也無可奈何,只能策馬曲折前進,就在此時,忽聽一聲龍吟般的馬嘶,吐蕃人胯下的戰馬忽然焦躁不安起來。

只見遠處一個黃點閃現向吐蕃軍直衝過來,不斷髮出悠長的嘶鳴之聲,江朔看出原來是獨孤湘坐在乾草玉頂黃之上,龍驤寶馬則不斷嘶鳴,似在催促。

吐蕃軍中東本還想喝令騎兵繼續射箭,卻忽聽得群馬一起嘶鳴,撩起蹶子來,這一下隊形大亂,速度大降,吐蕃人射出的箭矢都沒了準頭,江朔和拓跋乞梅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吐蕃騎兵不斷催促、彈壓戰馬,戰馬卻忽然失心瘋了一般,不理主人,調轉馬頭,與江朔等人背道而馳,折回原來行進的路線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