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 作品

第445章,安氏兄弟

拓跋朝光不禁氣餒,閉目道:“你使的什麼妖法,我不是對手,如今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李歸仁足踏鐵盾,彈斷長劍,徒手接杖,確實不像凡人所能為,樓下一眾軍卒也都心中此想,聽拓跋朝光喊出來,不少人還點頭露出了“原來如此”的表情。

李歸仁搖頭道:“小子,你阿爺當年號稱‘塞外五子’,功夫非同小可,怎麼生個兒子如此不濟?”

李歸仁只是聽說過“塞外五子”中有拓跋守寂這號人物,卻從未交過手,這時見了拓跋朝光的根基,心道這拓跋守寂只怕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不然他党項羌怎會被吐蕃人逼的在隴右無法立足,舉族遷到關內道慶州之地。

安思順卻認得李歸仁,他坐在馬上冷冷地道:“李歸仁,你們到靈州來做什麼?”

李歸仁一揚手,放開拓跋朝光的腕子,順手點了他幾處穴位,拓跋朝光立時定在原地,樓下眾人見朝光先前還在掙扎,此刻李歸仁放開了手,他反而站在原地,並不逃走

,心中更是驚訝。

李歸仁向安思順頗為恭敬地叉手道:“歸仁拜見安軍使,安郎新任大斗軍使,安中丞讓我前來道賀。”

安思順冷笑道:“我與族弟久未謀面了,他倒還記得我。”

開元初,安思順所在突厥部敗落,年幼的安思順跟隨伯父安延偃投奔同姓親族,時任唐朝河東道嵐州別駕的安貞節,從此進入大唐。

當時,安延偃新娶了妻子阿史德氏,這阿史德氏是西域康國人,嫁給安延偃之前,已經結過婚生過子,只是其夫早逝,這才改嫁,她與前夫所生之子,也跟著改姓“安”,這還是就是安祿山,安祿山當年還是個十多歲少年,與堂兄安思順雖無血緣關係,但是從小感情親密。

此後不久,安思順應募從軍,來到唐朝與吐蕃長期對峙的隴右邊防前線,不久就嶄露頭角,然而這麼多年累遷不過到了右監門衛將軍,洮州刺史這樣的官職。

安祿山則因為通曉六國語言,當了個為買賣人協議物價的牙郎。直到開元二十年,安祿山偷羊被抓住,卻不料得了時任幽州節度張守珪的賞識,此後靠著溜鬚拍馬、殺良冒功,竟然平步青雲,又得了聖人賞識,如今都已是一鎮節度使了。

安思順因為不齒安祿山的為人,早與安祿山斷了往來。

王忠嗣節制河西隴右兩軍鎮後,舉薦安思順任大斗軍使,這本是一件喜事,但他與副使哥舒翰不睦,又頗

為糟心。

此刻李歸仁對他頗為恭敬,一方面安思順不屑於安祿山的為人,對安祿山慶賀云云嗤之以鼻,但另一方面安祿山在朝中權勢熏天,是聖人面前的大紅人,他的手下對自己頗為恭敬,也讓安思順覺得頗為受用。

安思順收回神思,對李歸仁不鹹不淡地道:“安祿山派你來,不會只為了這一件小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