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燁 作品

第217章 擺在面前的新挑戰

    “夏州離前線最近,被攤派的任務也最重,光是棉衣就被攤了三千多件。我們費了好大力氣完成任務,還是自掏腰包墊上的貨款和手工錢,官家還未報銷。”錢管事接著道,“缺衣也就罷了,糧食的缺口才大。我聽說前線已經炸營一次,有士兵肚子餓得難受,趁夜叛逃去對方陣營了。”

    軍心不穩,那仗可沒法好好打。

    莫折敬軒問他:“夏州過去兩年不是風調雨順、糧食豐收麼?”

    “是啊,所以王廷要夏州就近往前線送糧,以解燃眉之急。可這樣送了三次之後,敦裕最大的糧倉突然就著火了。”

    “我在石桓就聽說了,幾十萬石糧食付之一炬。”賀淳華面無表情,“王上接到消息後,氣得摔爛兩個杯子,整晚睡不著覺。”

    能供前線吃上一年半載的糧,一把火就燒沒了,誰能不心疼?

    邊上的盆子裡泡著幾個凍秋梨,賀靈川隨手拿了一個,就聽錢管事嘿然一笑:“哪有幾十萬石?那裡面九成都是空的,小人有可靠消息,原本里面最多隻有兩萬石。”

    “最多!”他豎起兩根手指,“具體數額沒人知道,連管糧的都不清楚。這一把大火過後,平了。”

    曾飛熊忍不住問道:“糧食哪去了?”

    “這些年很少動用敦裕倉的糧,所以每年秋糧收上來後只到糧倉掛個空賬,就私販出去了,甚至拿舊糧來置換剛入倉的新糧。”錢管事道,“去年也不知道年將軍會叛國,也不知道夏州突然一轉身就變成前線,許多糧食都販去潯州了,倉庫裡虧空得厲害。”

    幾名將領都很惱火:“也就是說,對面吃我們的米,殺我們的人?”

    “主使是誰?”賀靈川嘎吱啃梨,“總該有個挑頭的吧,幹了不止一年兩年、一次兩次吧?”

    “敦裕是兵部尚書李度山李大人的祖籍地,老家人都在這裡,營生做得很大,官府不敢隨意招惹他們。”錢管事嚥了口唾沫,“夏州最大的糧號寶祥號東家姓劉,但實控人就是李家。”

    “他們一開始也不敢大張旗鼓,掛賬換糧都是小打小鬧。不過這樣換了好些年平安無事,別家看得眼饞,有樣學樣。大家都來換,賬目就越換越亂,倉裡的庫存越來越少。”

    “這個糧官該殺了。”吳紹儀語氣森然,“嘿嘿,還是熟悉的花招,還是熟悉的味道。”

    他從前在洪向前麾下,義軍不就是因為南方几年水災、幾年旱災,王廷橫徵暴斂才奮起反抗嗎?這些亂象、這些花招、這些伎倆,他們在南方見得多了。

    現在他搖身一變成了官軍,現實裡的腐敗依舊。

    賀淳華點了點頭。

    常言說見微知著,何況敦裕的陳年爛賬已經爛成了一個大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