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一五二八章 擺個望遠鏡也能賺錢

因為個人和團隊是分開預約的,所以旅行社特別雞賊地迅速在行程中加上了這個景點。

頂樓沿著邊緣固定有兩十個大的大望遠鏡,投幣兩塊錢能看一分鐘。

望遠鏡是特製的,放大倍數三十,清晰到可以看到港城那邊最近的街道上招牌和行人。

結果供不應求。

服務員每隔三個小時,就要收一次硬幣,不然下面的錢箱就會滿到塞不進去。

看完的人都很興奮:“那邊的建築和街道跟這邊真是完全不一樣。好多外國人。車子怎麼靠左開呢?”

頂樓還有“文軍實業”生產的水,零食,這棟樓造型的鑰匙扣,鋼筆,模型。

光這些的收入都不少。

陶光明撓頭,嘀咕:李文軍是魔鬼,這也能做成一門生意。

就連唐兆年也沒想到會這麼火爆,問李文軍:“為什麼啊?我不理解。”

李文軍笑:“大多數人沒出過國,對國外充滿了好奇。觀察港城,是他們用來了解另一種社會制度的最快最便捷的方法。”

那邊的燈紅酒綠陌生卻醉人,那邊的奢華腐化無恥卻迷人,那邊的暴力美色粗俗卻勾人。

別說是這些人,就連李文軍自己,沒去港城以前,也一樣對那邊充滿了好奇和渴望。

而且那個日子越臨近,大家對港城的好奇心也越重。

這會兒唐培之和趙小林幾個孩子在穗城秋季進出口,交易會的攤位上幫忙。

這幾天,這些做爸爸的大佬們,心都有一半跟著去了穗城。

參加完竣工儀式,唐兆年他們次日一早就迫不及待地要趕去穗城看孩子。

楊守拙給他們四個人和保鏢都弄了一張參觀券。

他們還去試坐了幾站地鐵,從北京路站坐到體育西站。

跟後來的人山人海不同,現在的地鐵上還沒有那麼多人。

大家都還是願意坐公交車。

季青韜說:“還是沒有德意志生產的地鐵車廂舒服。”

李文軍說:“第二代地鐵車廂就要出來了,到時候全換了,就更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