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一四四五章 不要慌

李文軍沒時間接所有電話,所以都是要求秘書接到電話後,先審核對方的資質。

不在他名單上的,直接就被拒了。

在他名單上的公司,就會得到一份合作協議框架。

如果對方同意這個框架,再向秘書約時間跟李文軍詳細談。

-----

蘇珊從中國回去後就跟科特家族的決策團隊討論了能不能讓李文軍使用技術的事情。

決策團的其他人都強烈反對,說:“中國人別的不行,抄襲仿造能力卻跟霓虹國一樣強,他們就是病毒,悄悄偷東西的賊,絕對不能給他們機會。”

“除了羅沙,他沒有辦法跟別的製藥企業合作的。其實羅沙也不是真的想跟他合作,只不過是被推出來做誘餌。”

“羅沙製藥跟任何人合作都是同樣的條件,也不是針對李文軍一個人和中國這一個市場。這個口子一開,以後就沒法再談。科特家族也會被其他大股東孤立排斥。”

蘇珊想來想去,這些話也有道理。

那就看看再說。

然後李文軍開始搞醫療旅遊項目。

就連蘇珊的母親對這個醫療旅遊社區項目很感興趣,還說建成要去買一套別墅常住。

蘇珊意識到,這個項目對老年人和病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因為歐洲老齡化一年比一年嚴重,所以這個項目的市場前景很好。

她立刻讓科特家族的御用評估機構評估了這個項目,結果比她預期中還要好。

李文軍已經搶佔了先機,伊斯坦布爾再找不到一塊那麼大的地。

想再在伊斯坦布爾建立一個一樣規模的項目投入會很驚人,所以基本是沒有可操作性的。

她只能想辦法加入到李文軍的項目裡去。

科特家族幫李文軍解決跟羅沙製藥的合作,其實是向李文軍表明忠誠度。

蘇珊深思熟慮後,決定不理會家族裡的反對聲音,直接向羅沙製藥提出了讓李文軍加入董事會的建議。

一步到位,不提什麼使用技術的事情。

當時蘇珊向董事會的推薦理由是:第一、現在歐洲經濟已經明顯進入了衰退期,未來二十年的新市場都在中國。李文軍是中國新興的商業勢力,藉助他才能更好的進軍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