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一四零五章 跑不過拖拉機的汽車

唐兆年沉默了一下,說:“張愛華?”

張愛華只是個電工出身,搞研究就……

李文軍笑:“張師傅的兒子張曉華。據我所知,張曉華在港城的時候經常去電池廠實習幫忙,回來之後雖然在機械自動化廠,其實也常去材料研究所。回來後還在‘文軍大學’裡拿到了化學專業的學士學位。”

機械製造本來就離不開材料和物理專業。

唐兆年好一會兒才說:“有這麼個能人在身邊,我竟然都不知道。”

李文軍嘆氣:“我以為你們都知道。”

這些事情都是平時吃飯的時候,張師傅和幾個師傅聊天的時候跟他講的。

李文軍做主,把之前研究太陽能發電和蓄電池的人組合在一起,組建了一個儲能研究組,把張曉華任命為組長。

電池廠和B所所長都長出了一口氣:這樣好這樣好,總算是把一個大麻煩甩出去了。

李文軍這一次把屬於汽車廠的用地單獨劃了一片出來給電動車和太陽能汽車搞生產研發,叫“新能源汽車分部”。

由董慶軍負責,他的兩個死黨黃利平和杜新偉,就是之前跟著他吹安全套那兩傻子,協助他。

黃利平和杜新偉如今也都是汽車廠的技術骨幹。

他給了他們三個一百萬研發資金,要求今年下半年就能做出電動汽車來,並且同時研發無人駕駛技術。

大家一聽,都說:“沒戲。一百萬又打水漂了。”

一來,董慶軍他們這三個傢伙純粹“蘆柴棍子當屋樑——不是那塊料”,到時候這個分部肯定亂套。

二來,那一大幫子人研究了這麼久,還連個太陽能路燈都做不好,別說董慶軍他們三個人研發電動汽車這麼大的東西了。

董慶軍卻摩拳擦掌:太好了,等了好幾年,終於又讓我獨立研發一個有趣的東西。

這個太簡單了。

不就是電瓶車的動力和剎車系統加上汽車外殼嗎?

他們從汽車廠和電瓶車廠分別弄了一輛二手汽車和電瓶車來。

把發動機換成電池和電機,把變速箱換成電動車專用調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