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一一五九章 竟然有人敢來忽悠李文軍

  有之前的樣板擺著,讓後面的租地談判變得很容易。

  其實大家都巴不得能被併入“文軍新城”。

  可是李文軍也不是什麼地都要。

  基本糧田不談,有文物建築的不談,水源保護地不談,動植物保護地不談。

  總而言之,就是不踩紅線,不留後患。

  那些村民抗議:“這樣不公平。大家都賺錢,都在發展,憑什麼光落下我們。”

  李文軍的回覆是:“不搞工業區,不是說不發展。我打算搞一個旅遊休閒公司,搞生態旅遊,修沿河景觀帶,一直修到山上的道觀去,然後河裡搞漂流,划船。”

  陶光明一聽:誒?話說,這些話,怎麼聽上去這麼耳熟呢。

  當時他還說要劃到湘江,再去長江,去大海……

  入駐的企業越多,來談合作的公司就越多。衛鯹尛說

  這就是馬太效應。

  李文軍從始至終都堅持嚴格篩選。

  企業想要進來,不但要彙報給他最近在研究生產什麼,五年十年十五年的研究方向。

  比職工入職“文軍實業”的面試嚴格多了。

  畢竟招個人進來,不合適可以炒了。

  招個工廠進來,把地佔了,協議簽了,協議期內就拿他沒辦法了。

  他這裡地方有限,只提供給一心發展實業的企業家,當然要嚴格把關。

  -----

  這天來了箇中年人,長得矮墩墩,黑裡透紅的大餅臉上是厚嘴唇和塌鼻樑,典型東南沿海人的相貌。

  他說有一筆大生意要跟李文軍談。

  門衛不放他進來,因為他夾著個皮包,就是一副騙子的樣子。

  而且他的名字一聽就是“wonderful”的音譯,欺負我們不懂英語嗎?

  陶光明、楊守拙和唐兆年他們從門口路過,問了兩句,就無比熱情把人帶了進來,然後很興奮地在李文軍辦公室沙發上坐成一排圍觀。

  很長時間了,他們只見到過李文軍忽悠別人,沒見過別人忽悠李文軍。

  今天來了個不怕死的,有熱鬧不看白不看。

  後勤給大家都泡了茶,還貼心地拿來了瓜子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