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一一一七章 黃鐵礦的最後時刻

------

哭歸哭,鬧歸鬧,礦區職工打砸搶之後還是要為以後的生活考慮。

黃鐵礦資產清算,四月份就完成了。

所有工人的工齡買斷費用都發下去了。

李文勇覺得自己身上這會兒才是一身輕鬆。

壓在他肩頭的重擔終於卸了下去。

李文軍讓譚打雷和陶光明敞開了招礦區下崗的職工,提供施工和幾個園區的清潔崗位。

可是還是有人不滿意,說李文軍在剝削他們,然後拿了工齡買斷工資就到市裡,省裡,沿海城市去闖蕩了。

在李文軍看來,這些都不是問題。

只要不來妨礙工廠的正常運行,不威脅到他家人朋友的安全,他們怎麼作妖是他們的事。

當然,其中也包含了李文軍和被李文軍督促的陳克己、陶光明等人背後付出的努力。

黃鐵礦那塊老舊的牌子被摘掉的時候。

還是有人唏噓不已。

幾十年的輝煌,敗落的時候,連個像樣的告別會都沒有。

李文軍把那個舊大門拆了,重新修建,造型跟新橋那邊遙相呼應,一掃之前陰暗破敗的感覺。

從此只有“文軍實業”再沒有黃鐵礦了。

礦區的這些排屋經過地震和這一次的打砸搶已經破敗不堪,不能住人了。

李文軍跟縣裡市裡談了一下。

照理說黃鐵礦破產,當初礦區跟縣裡租的地要還給縣裡,所以他要把租地協議轉為跟縣裡籤。

他順便把礦區剩下的地都租下來。

李文勇就搭了他的順風車,把水泥廠的租地合同也轉換了。

縣裡市裡自然是求之不得。

李文軍擴大生產,才能解決就業和稅收。

在這風雨飄搖的時候,他簡直就是定海神針,諾亞方舟。

他和李文勇前腳剛從縣裡出來,後腳就有人進去跟縣裡談租地的事。

他們要租的就在李文軍他們後面的山上。

縣裡很為難,來的人他們得罪不起,李文軍他們也得罪不起。

然後他們一查,那個山,當初是沒有租給礦區的,立刻就跟對方說:“你們去跟村裡直接談,談好了再來跟縣裡說。只要村裡同意,我們縣裡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