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八二二章 真正的鐵飯碗

    李文軍看穿了他的心思說:“嗨,多運幾塊石頭給我就夠了。哪用那麼發愁。”

    

    然後李文勇叫礦區的食堂也屯了幾千斤,跟李文軍借了抽真空機和塑料袋包裝好,放在倉庫裡。

    李文軍算算夠廠裡職工吃到明年九月份左右,就不收了。

    ------

    其實從那天之後,陶光明只要閒著就一直在等雨。

    結果一連幾個月,一滴雨都沒下。

    水壩的工作人員按照李文軍吩咐的每天放一點水,保證河裡不幹就行。

    沿岸那些需要靠河水灌溉的人就很慘了,這麼低的水位,抽都抽不上來。

    他們打電話去農業局說沒水灌溉,禾苗都要乾死了。

    農業局又打電話給水利局要求開閘放水。

    水利局也不敢應,問氣象局什麼時候能下雨。

    氣象局說:雨季已經過去了。今年可能都不會下雨了。

    糧食局一看這情形也緊張起來了,開始上報,申請其他縣市,鄰近省份支援糧食。

    結果湘贛兩省都乾旱,秋糧都基本上沒收成,只能從北方調糧食。

    其他村的水稻,因為沒有水澆灌基本上是顆粒無收了。

    袁家村和王家村改種了玉米和大豆,雖然價值不如水稻,好歹還算是有點收成。

    袁磊子他們這會兒才明白李文軍當時說的話多有先見之明:這要是當時沒聽李文軍的,冬天和春天只能要去跟人買糧食吃了。倒也不會餓死,就是價格會比往年高一些。

    那些貪心把糧食都賣了的人現在就有些惱火了,眼看家裡米缸見了底,去糧食局買大米比之前貴了兩成。

    沒辦法,因為這是外地支援茶縣的糧食,加上運費人工什麼的,肯定比自家產的糧食貴了。

    李文軍這邊幾百個人天天吃飯,糧食卻足夠的很。

    而且“文軍教育”下的託兒所,託管中心,技校的飯菜都按照之前,一點也不漲。

    那滿滿一房間的糧食,讓食堂的師傅們和後勤總監太有安全感了。

    廠區職工和村民們都感嘆李文軍的先見之明,真是無人能及。

    這樣一來,礦區裡的職工和周邊村裡的人就更羨慕“文軍實業”的職工了。

    不管豐年還是災年,都管飯。這才是鐵飯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