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七六七章 官方的肯定

    李文軍說:“我沒說給他們專門定製啊。我請莫廠長幫忙生產的,三種碼數各做了十套。他們六個也就中號大號吧。剛好下午就運到了。一期那邊之前請的保安明天剛好一起穿上。”

    陶光明一時哽咽:忘了這傢伙每次都會提前準備了。真是想找點茬,他都不給機會。

    -----

    田雨生說到做到,從省賓館出來,就去服裝批發市場,搭梯子把那幾個字又裝好了。

    二期就按照之前的公告,順利開業。田雨生他們又從村裡拉了幾個人,一共十二個人,加上之前的幾個,湊夠六人白班六人晚班,兩班倒。

    之前各種猜測,各種質疑說李文軍開不了業的,這會兒都無話可說了。

    這十八個人畢竟都是年輕人,穿上李文軍設計的制服還是挺像那麼回事的。

    附近就算有那小混混想趁火打劫,來敲詐勒索的,看見是田雨生他們巡邏,自然也就敬而遠之了。

    二期一開,“文軍實業”每個月又多了一萬多塊入賬。

    關鍵,按照協議,這一期開業,李文軍付給百貨商店的租金還是一百塊。

    陶路遙他們後悔,想收回來,可惜協議擺在那裡,後悔也沒有用。

    -----

    李文軍的這個批發市場徹底盤活了周圍的經濟。因為批發市場的顧客多,小老闆多。這些人要吃飯,要搬運貨物,所以刺激了周圍的餐飲業,也給很多沒有技術的人提供了勞動機會。

    方圓兩公里內,每天都熙熙攘攘人來人往。

    勞動局統計了一下,這個批發市場解決了大概三四千人的工作。

    就連省火車站和汽車站的客流量也隨著批發市場的開張而暴增。

    關鍵還改善了這一片的治安。

    幾個相關的管理部門接連給“文軍實業”發了“稅收先進單位”“年度勞動先進集體”幾面錦旗。

    李文軍都讓人掛在門口的玻璃窗裡。

    他雖然不在意這些,不過這個年代的老百姓還是很吃這一套的。

    至少代表了官方的肯定。

    ------

    大家都知道李文軍的風格,做生意就跟挖紅薯一樣,一扯藤蔓後面一串一串的,從來不是單線的一錘子買賣,肯定還有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