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七十三章 原來是個官二代

    那人點點頭:“嗯,文軍同志一看就是個知書達理的好同志,跟光明之前的朋友完全不一樣。”這個中年人不怒而威,一看就是身居高位的人。

    “我帶他上去了。”陶光明說。

    中年人點頭:“去吧,好好招呼客人。”

    陶光明就帶著李文軍進去他的房間坐下了。

    “剛才那是我的父親,陶路遙,在市裡工作。他很好少回來。”

    李文軍恍然大悟,原來是市裡的幹部,還是個大幹部。難怪他覺得眼熟卻不記得見過。

    其實如果只是談合同,陶光明沒必要帶李文軍回來,還特地趕著在陶路遙在的時候。

    李文軍忽然明白陶光明的意圖了,談合同只是幌子,這是有意要把他引薦給陶路遙。

    “你怎麼沒去市裡找工作?不行的話,縣委也可以啊。”李文軍問陶光明。

    以陶路遙的身份,給陶光明安排一個體制內的工作,絕對不成問題。

    陶光明笑了笑:“我父親覺得我不上進,沒本事,怕我去了省城給他丟臉,怕我混進革命隊伍,給革命隊伍抹黑。再說,我也不喜歡公家的約束。他也樂得把我放在這裡鍛鍊。我姐也是一樣的脾氣。”

    李文軍對陶路遙肅然起敬。

    陶光明被抓,陶路遙竟然不理,讓他自證清白。

    且不說陶光明是不是被冤枉的,也不說陶路遙為人父這樣對不對,就說陶路遙這個覺悟和通透,絕對是一般人所沒有的。

    想想後來,他曾見過多少名人事業有成呼風喚雨,可惜最後一生攢下的基業都敗在不肖子孫手裡。

    可惜很多人看不透者一點,兒孫沒本事,卻非要捧到高位上,不肯交給有賢能的人打理。最後公司沒了,兒孫下場也不好。

    這就叫捧殺。

    其實陶光明還真是適合在社會上混,賺大錢。

    再說說,陶路遙……

    李文軍努力把腦子裡80年代和90年代各省裡發生的重大事情過了一遍。

    對了,90年代初穗城舉辦了一屆全運會,然後藉著那次機會,開始進行城市建設和開發。房地產業也就是那個時候興起的。調任穗城的陶路遙就是那一次造城運動的主要負責人。

    只要趕上那趟車,躺著都能成億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