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魚翁 作品

第275章 轉危為安,地位上來了

    站在旁邊本來正準備出言阻止周燦上手操作的田院長,像是突然被一隻無形大手捏住了脖子。生生把已經到嘴邊的話又給嚥了回去。

    “這個住培生好牛叉!”

    她阻止周燦的話咽回後,情不自禁的蹦出一句方言。

    主要是周燦的表現太震撼了。

    馨香婦幼醫院這邊的醫生根本不敢上手,圖雅的兩位主任醫師上手搶救後,均以失敗告終。足以證明這次的搶救難度有多高。

    絕對是地獄級的搶救難度。

    可是周燦上手操作後,僅用十一秒鐘就直接改變了局面,扭轉乾坤,生生把病童從死亡線拉了回來。

    這等神乎其技的本領讓田院長相信了一句話,包子有肉真的不在褶上。

    原來住培生竟然可以比主任醫師更強。

    雖說有點顛覆認知,但是親眼見證後,她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震驚過後,田院長取而代之的是狂喜。

    病童的氣道盡管尚未全部得以疏通,但是取出這塊堵塞氣道的最大痂塊後,病童總算恢復了一部分呼吸功能。只要氧氣能夠輸送進入肺部,裡面的廢氣能排出來,完成血氧交換,病童的生命就有保障。

    醫生救人,往往都是先求穩,保住患者的命,再設法解決病灶。

    “周醫生的高等手術能力原來這麼強呀!真乃吾輩楷模。”陳嬌嬌看著有如救世英雄一般的周燦,她的狹長明眸中閃現出崇拜的光芒。

    “其實也不必太過驚訝,咱們圖雅醫院手術做得好的年輕醫生挺多的。”楊嬋這話顯然是對陳嬌嬌說的。

    她也不知道為什麼,看著陳嬌嬌崇拜周燦,心裡有一種莫名的危機感。

    她不願意看到這種現象。

    “圖雅的優秀年輕醫生確實很多,但是高等手術做得好的年輕醫生卻是非常罕見哦!楊醫師應該也清楚,有著傳統手術天賦的人不一定有高等手術天賦。擁有高等手術天賦的人,如果沒有傳統手術天賦仍然白搭。因為高等手術必須建立在傳統手術的基礎上。”

    陳嬌嬌並不贊同楊嬋的觀點。

    “周醫生能夠這麼輕鬆的夾出支氣管內的痂塊,說明他的抓持術至少也是主治級別了。要知道,他才剛剛參加住培一年多時間,連兩年都不到。這是非常可怕的成就。至少我現在連夾豆子都還夾不穩,想要達到周醫生的抓持水平,再苦練五年都不一定能達到。”

    她說的是事實。

    外科醫生的培養週期遠比想像的要長得多。

    很多外科操作都是易學難精。

    即便只是一個看似最簡單的縫皮,很多醫生苦練十年都只能達到中等偏上水平。

    想要縫合術達到極高水平,沒有二三十年苦功,很難成功。

    “你別把他給神化啦!”楊嬋都噥著,沒有再討論這事。

    周燦成功取出第一個痂塊後,不出意料的獲得了101點抓持術經驗值。其中有一百點是系統獎勵給他的。

    他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而是繼續再接再厲,為病童連吸帶夾的清理支氣管。

    裡面堵得其實挺厲害的,膿性分泌物淤積在氣管深處,只能耐心的一點點清理掉。

    ……

    足足近兩個小時後,病童的手術完成。

    氣道得以徹底疏通,呼吸功能恢復了九成左右。發紺的臉色慢慢恢復正常,只是看上去有些潮紅。指甲,指尖也全都恢復了正常血色。血壓、心率、呼吸等多項生命體徵均得以恢復到較為安全的閥值。

    病童此刻仍然高燒41度。

    周燦很想給病童開術後醫囑,他的病情較為複雜,既要使用足量的抗菌素,防止支氣管炎進一步加重。到時候,膿性分泌物很容易再次把病童的支氣管堵掉。

    還要想辦法給病童退熱,避免燒壞大腦。

    兒童高燒四十度時,基本上就會出現神智錯亂問題,高燒41度已經非常嚇人。很容易把腦子燒壞,留下嚴重後遺。

    給這個病童開術後醫囑,能夠很好的鍛鍊他的藥理、病理在實踐中的運用。

    對他而言,意義重大。

    “張主任,您看能讓我試著給病童開術後醫囑,然後請您給我把關,可以嗎?”

    周燦在搶手術任務時,臉皮一向很厚。

    那些臉皮太薄的新醫生,可能三年規培下來仍處於‘巨嬰’狀態。

    也就是說,根本不具備獨立行醫能力。

    只要離開了上級醫生,就出現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的巨嬰現象。

    “可以呀!你能這麼勤奮上進,看著真讓人高興。楊嬋,你得向周醫生多學習。”

    張碧華主任欣然同意。

    連那麼危險的支氣管內夾取痂塊都讓周燦操作了,一個沒任何危險的開醫囑機會,她又怎麼會拒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