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魚翁 作品

第171章 人種缺陷,能者多勞

    周燦想了想,然後總結道“遇到心跳和呼吸同時出問題,優先恢復心跳。因為血液中含有的氧氣可以支撐一會兒……”

    “誰讓你說這個啊,就是把今天學的東西概括總結,不用說得這麼具體。”

    劉主任不等他說完,趕緊叫停。

    似乎鐵了心要刁難一下週燦。

    “呃……救治患者過程中,先保障內、外兩大循環的運轉。其中又以呼吸與心跳最為重要。把這兩項保證了,然後再處理體溫、血壓、血氧低等等問題。神經系統出問題導致呼吸心跳驟停時,要果斷建立體外雙循環。”

    周燦做出了總結性的概括。

    大多數情況下,只有腦死亡才會導致神經系統故障,出現呼吸心跳驟停。

    這時候給患者保命的意義其實並不大。

    不過也有很多植物人被成功喚醒的例子。

    搏的就是希望生命奇蹟出現。

    “嗯,這次說得好多了。看來你跟著忙活了一天,並沒有白忙活。”

    劉主任滿意點頭。

    周燦無論學習能力,還是悟性、工作態度,都讓他非常滿意。

    他這個主任醫師花費大量時間親自指導周燦,如果周燦學習起來吊兒郎當,又或者假裝很認真,實際上並沒有學進去。

    那麼劉主任將會終止對他的教導。

    “記住了,我們重症科醫生,救治病人的思路應該與專科醫生有本質區別。專科醫生首先想的是治病,我們重症科的醫生想的則是先救命。回去再好好想想,然後把今天所學總結總結,明天還是上晚班。”

    劉主任說完,匆匆離去。

    周燦也準備走,石醫生把他叫住了。

    “周醫生,7床的病人我準備寫一篇論文,到時候我會把你的名字也一起署進去。你如果願意,可以跟我一起研究。”

    石醫生說話永遠都是那麼直接。

    “謝謝您!只要您不嫌我是個累贅,搞研究可以隨時叫我。”

    有這種好事,周燦自然是來者不拒。

    石醫生算是做得非常厚道了。

    寫論文時不寫周燦的名字,也並無不可。

    “石醫生,石醫生,6床的病人甦醒過來了!”護士激動的跑過來通知。

    “醒啦?我馬上過去看看。”

    石醫生快步走向重症室,周燦也跟了進去。

    6床的病人能甦醒,還是他給患者做的手術呢。

    進去後,果然發現病人已經睜開了眼睛,神智看上去是清醒的。

    因為病人的眼神並不呆滯。

    “太好了!看來重症科給患者治療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啊!”

    石醫生的感觸太深了。

    就在昨天,患者還是時不時需要緊急搶救狀態。

    做過手術後,僅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患者直接從極危重症且昏迷中甦醒過來,生命體徵平穩,各方面迅速好轉。

    有時候,救治病人就像是打仗。

    找到了疾病的‘指揮所’,將其擊潰後,敵人就會兵敗如山倒。

    病人在極短的時間內,病情將會出現迅速好轉。

    兩三天轉出重症病房不是夢。

    “周醫生的勇士精神也許能夠帶動重症科開始一場治療模式的升級與改革。以前,我們對患者的治療確實太保守了。也許學會主動出擊才是正確的治療理念。”

    石醫生對周燦說道。

    重症醫學科對病人的治療確實偏保守。很多醫護想的就是保病人的命,其它的就不管了。

    更積極,更大膽的治療意味著高風險,很少有醫生願意冒這個險。

    “石醫生,22床的患者需要建立中心靜脈壓,但是血管比較難扎,能請您過去幫忙看看嗎?”

    一名護士快步走了過來。

    “行!”

    石醫生本身就是麻醉醫出身,對於建立各種生命監測的操作都是爛熟於胸。

    監測中心靜脈壓屬於有創監測方法。

    需要在頸內靜脈或者鎖骨下靜脈放入一根中心靜脈導管,在右心房與上下腔靜脈會合處留置後進行檢測。這個置入導管的過程,操作並不是那麼容易。

    特別是遇到一些血管偏細,靜脈不顯的病人,操作更是困難重重。

    正在嘗試建立中心靜脈壓監測的住院醫,已經急得滿頭大汗。

    “我來試試吧!”

    石醫生主動上前接手。

    只是他的眉頭很快就皺了起來,神情變得極為專注。

    旁邊的儀器發出讓人心煩的警報聲,一直在響。

    病人的血氧飽和度低得嚇人。

    怪不得住院醫急著為患者建立中心靜脈壓監測。

    “見鬼,這位病人的血管又細又滑。”

    石醫生失手兩次後,可能面子上有些掛不住,自言自語的咒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