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176章 空蘊七劍 法象由人




    “空蘊念劍”中至簡劍韻的消解之力固然霸道無倫,但若假使一位金丹修士對元嬰真人使出這一道神通,自然也是絲毫無用。



    無他,你雖法則高明,但若敵手體量勝過太多,你如何能夠撬動對手根本?一根三尺長短的精鋼鐵棒,拿百丈高的土丘也是無可奈何。



    “法象由人”神通並非針對“空蘊念劍”所創;但是這壯大自身根基的神通,卻天然加強了自家對於“空蘊念劍”的抵抗之力!



    第三劍碎!



    葉光中金像之軀的氣息陡然削減了三分之一,金光或明或暗恍惚繚亂,已然受創不輕;



    第四劍碎!



    那金像氣息再減三分之一有餘,或大或小的金色斑痕紛紛落下。金像再也不復圓滿之韻,只強提一道氣機維持十分之一二的增益;



    第五劍碎!



    金像胸腹,臉面,後背多出七八道劍痕,隨即金身節節肢解潰散,葉光中周身氣機急劇回落,較之使出“法象由人”神通之前的狀態還要不如。



    “吳道人”眼神中閃過一絲犀利光芒,毫不扭捏,反手一指將第六劍擊破。隨後收攝氣機拂袖旁觀,等候著生死的判決。



    三十六道陣門之內,藍清平、步明徽、衛正明等修為頂尖、又對餘玄宗根底知之甚深者。無不在各自陣門中屏息凝神,窺看葉光中的一舉一動。到底是有其餘底牌深藏未露,還是就此折戟亡命,立刻就要見分曉。



    歸無咎亦在目不轉睛的注視著這片戰場,等候最終謎底浮出水面。關於“空蘊念劍”和“法象由人”之間的爭鋒,他亦是從獨孤信陵處與聞消息。餘玄宗若有新的底牌掘出,意義並不遜色於羈縻術、星散法的問世。



    如果說荒海雜玉之爭是資源利益之爭。那麼“空蘊念劍”和“法象由人”之爭,卻是兩大派神通道法爭鋒的縮影。



    這一領域,似乎是星月門略勝一籌。



    “法象由人”神通,在短時間內使修者爆發出數倍的戰力,若憑此殺招以一敵眾,多數情況下價值只在“空蘊念劍”之上。但若是兩大神通正面交鋒,情形卻截然不同。



    餘玄宗和星月門真傳弟子相爭,餘玄宗修士“法象由人”神通一出,星月門弟子不得不立時以“空蘊念劍”之術應對。



    否則原本同一層級的對手,立刻被拉開數倍戰力的差距,落敗身亡只不過是幾個呼吸的事。



    但“空蘊念劍”一旦發威,只消三劍,便能徹底消解“法象由人”神通的加持,甚至還有餘裕。



    在金丹一二重境兩大神通初成之時,餘玄宗修士還是稍處上風的。原因非它,“空蘊念劍”第一重只能生出三柄法劍。



    說是三柄,但“空蘊念劍”時刻要留一“劍種”,否則將有修為盡廢數十載之厄,甚至斷絕進階元嬰之望。實際上一重境的“空蘊念劍”一次鬥戰只能使用兩次,譬如二十餘年前和歸無咎交手的桑道人。



    所以這一階段時,“法象由人”之術能夠捱上兩劍,甚至神通加持並未全散。



    但是隨著神通愈煉愈深。兩大神通卻朝著不同的方向增益。



    所謂人力有時而窮,“法象由人”之術對於修道者功行強弱的增幅並不變化,所增益的只是這一神通所能持續的時間長短。



    此術從最初維持半盞茶,到金丹四重極限時足以維持半個時辰,提高不可謂不大。但是對上“空蘊念劍”的演化,卻難以正面爭鋒了。



    “空蘊念劍”神通愈加精進,成就法劍的數目卻在不斷增加。據說以金丹修為所能達到的極限,這一神通足以練全至第三重,成就九柄法劍。



    儘管星月門歷代真傳弟子至為傑出者,在金丹境也不過初窺第三重奧秘,成就七柄法劍。但以之對付“法象由人”神通,卻已經大有富餘。



    一次使出四劍,三劍破神通,一劍奪性命。餘玄宗真傳必定灰飛煙滅。



    為了彌補“法象由人”和“空蘊念劍”之間的差距,餘玄宗也不是並未準備手段應付。



    葉光中先前所用“甲木草傀”,正是餘玄宗苦心孤詣精研數千載的傀儡替劫秘法,足以擋去一劍。